北宋天圣二年,27岁的宋祁与29岁的哥哥宋庠一同来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两人经过会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以出色的成绩,同列一甲。

本来朝廷根据考试结果拟定的第一名是宋祁,宋庠为第三名。但是章献太后觉得弟弟排名比哥哥高不好,就将宋庠定为状元,而宋祁则排到了第十位。不过世人皆知这样的事情,所以称呼他们为"双状元",又称他们为"二宋",以大小区别他们,所以宋祁的别称就是小宋。后来,因其官至工部尚书,所作《玉楼春》词中亦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句,故世称"红杏尚书"。

在日常生活中,小宋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他风流倜傥,喜好声色,姬妾如云,天天过着花天酒地、歌舞升平、钟鸣鼎食而不知疲倦的生活。

小宋不但才华横溢,还长得英俊潇洒,连皇宫中的宫女都知道"小宋"的美名。有一天,宋祁走在汴京街上,恰好遇见一列豪华的皇家嫔妃车队由远而近,他匆匆给车马让路。这时候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车子中,有一位轻柔的女声喊了一声"小宋",宋祁抬头寻找声音,那些车辆中有一位妙龄女子将车帘撩了起来,正对着他微笑。

车队过去后,留下了路旁呆若木鸡的宋祁,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刚刚那位绝色美女的盛世容颜。回去以后,小宋仍然对刚刚的那位美女念念不忘,由此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一首《鹧鸪天》就这样诞生了。

《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词的上片讲述了词人偶遇佳人,并且对其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下片则写出作者对佳人相思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之情。整首词可谓柔情丽语,轻柔儇巧。

很快,这首词便在汴京流传开来。有人还为这首词谱了曲,到处传唱。因为传唱度太高,便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宋仁宗就追问当时是哪位宫女喊的"小宋"。一位宫女怯怯地上前回禀:"是奴婢喊的。我从前侍侯御宴时见到过他,我看到左右的大臣们都指着点说这是'小宋',所以就记住了。这一次不想在大街上看到他,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并无它意。"

没想到的是,宋仁宗听后,并未责怪那位宫女,反而召来宋祁问询。宋祁感到这回祸闯大了,急忙跪下磕头请罪。哪知道宋仁宗却哈哈大笑,对他说:"其实蓬山并不远啊!"并下旨将这位宫女赐给了小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