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文獻記載和物質文化遺存中可以看到,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和域外之間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着廣泛的交流。《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敘事題材絹本繪畫作品。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人認爲華夏文明從遠古以來就一直綿延不斷、始終如一,現代中國人與數千年前的祖先一脈相承。這一觀點至今仍有衆多擁躉。幾乎所有的中國通史都以石器時代爲開端。

作爲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霍吉淑藉助於大英博物館中國館中所藏的豐富展品——據說有3萬多件,她按照一定的分類和主題於其中選擇了600多件,由此構成一條線性的、由物品所構成的中國歷史。霍吉淑發現,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但並非以往認爲的那樣全部依賴自給自足,與世隔離。從文獻記載和物質文化遺存中可以看到,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和域外之間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着廣泛的交流。

因此,霍吉淑區別於傳統的歷史書寫,圍繞着器物建構出《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希望從大英博物館所藏的中國文物回眸過去、追溯往昔。

以下內容節選自漢學家霍吉淑所著的《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英]霍吉淑著,顧雯、謝燕譯,新經典丨讀者出版社2019年5月版。

地形和氣候究竟如何決定文化?

數千年前,中國疆域內就開始有人定居。事實上,約50萬年前,直立人,即“北京人”就在此覓食生息,是中國出現最早的遠古人類之一。中國廣袤的疆域足以讓任何嘗試周遊此地的人們歎爲觀止。地圖上短短數寸的距離,足以抵上飛機數小時或火車數日之耗。常言道,欲知中國之古,先知中國之大。我們要了解中國,必先了解其悠遠的歷史、廣袤的地域,以及多元文化。所以我們也常說,中國之大,自成一體,自有乾坤。其疆域內擁有的地形地貌、氣候類型和動植物種羣,幾乎涵蓋所有類型,這些自然條件對定居於此的人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黃河幾字形拐彎。

不過,地形和氣候究竟是如何決定文化的呢?定居在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人們,從新石器時代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之間又建立了遠超我們以往想象的密切聯繫。儘管中國的疆域在歷史上常常變動不居,然而今天的中國依然擁有蔥翠如茵的內蒙古草原、西北的沙漠、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以及長江以南地區的梯田。中國海岸的地形也同樣多樣,更有海南島這般椰林與銀灘並存的熱帶地區。還有高聳入雲的山峯,靜謐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如此博大的中國怎不叫人流連忘返。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嘉峪關。這些重修過的城樓位於嘉峪關,是長城最西端的關口。

在中國漢字是人們交流的紐帶

學習漢語在今日已成潮流。世界各地的中小學紛紛開設漢語學習俱樂部,中國政府開辦孔子學院在全球推廣漢語。隨着中國經濟的繁榮,我們也逐漸感受到一些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應:社會精英會安排子女去西方高等學府深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往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旅行。與這些中國人交流的慾望進一步推動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熱情。因此,出於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漢語日益成爲海外交流的一種重要語言。

在中國,漢字是人們交流的紐帶。此外,漢字也聯繫着朝鮮、日本和越南這些鄰國,因爲這些國家的文字曾經歷過一段相同的發展歷程。古代文字同樣能引起現代人們的共鳴。比如“田”字(字形呈一個方塊,分成四個部分),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中已可辨出相近的字符。專業學者通過掌握閱讀甲骨文的專業知識,仍可識讀這些兩千多年前文字中的大部分。當一個現代中國人拾起一枚古代士兵書寫的竹簡時,還能大致理解竹簡上文字的含義,這確實令人拍案稱奇。對於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來說,書面語言堪稱跨越時間與空間、聯繫人們的重要媒介,倘若人們僅僅使用方言交談,就將阻礙不同地區人們之間的理解與交流。由此可見,漢語不愧爲一種共同的、歷史性的語言。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鑲嵌玻璃陶罐。東周。

在中國,歷史並不遙遠,而是近在咫尺,現在和過去關係密切,這與西方“歷史”的概念大相徑庭。有人認爲,對過去的盲目崇拜會限制人們的創造性思維,阻礙人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不過,這種批判或許完全忽略了重點所在。中國可以通過記錄和研究歷史,進一步重現古代原貌,在現代迅速建立一種關於歷史的隱喻。中國的景觀本身就能喚起這種同古代的聯繫:當你凝視着黃山壯觀的風景時,會立刻聯想到古代山水畫中傲然挺立的松樹和聳入雲海的山峯。

與古代的聯繫還體現在對祖先的敬畏上。在一年之中的重要時節,或慶祝重大事件時,都有祖先的“參與”,這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這種關係本質上是一種互動——活着的人通過記憶讓死者“不朽”,並向他們供奉食物;而死者會在精神上爲生者達成願望提供支持。在悠久的歷史中,這種互動關係在重大政治決策中,如選擇攻打敵人的吉時,或者在蒐集信息,如預測天氣以獲得豐收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過去的聯繫還遠不止於此。不論在任何朝代,當代之人都會通過研究過去的文獻(銘記於心),或者複製古代繪畫等,與歷史建立一種連接。回顧歷史,是日常生活的一項基本內容。當然,有學識的人還可以擁有和閱讀古物上的文字記錄,瞭解古代的哲學和歷史。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行走在月牙泉邊的駱駝(甘肅敦煌)。

權力與信仰:帝王與宇宙

在與歷史的聯繫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即自古以來在位的皇帝就講究“承天命”。皇帝不僅是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天子,而且也是鄰國的朝貢對象,在這片土地上擁有無上權力。皇帝不但統治着世間之人,從根本上說,他作爲北極星的化身,還掌控着整個宇宙。兩千多年來,中國歷史上任何的朝代更迭,帝王易位,都是天命所歸。國家儀式的舉行強調了帝王對於維護宇宙秩序的重要性。這些儀式從古時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皇帝會親自主持、參與一些極爲重要的儀典,比如在天壇舉行孟春祈谷祭天大典,在太廟祭祖,或去泰山祭祀等。舉行儀式要擇吉時,要安排程序步驟,因此皇帝需要大臣和龐大的官僚機構輔佐。

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標準的法典和中央集權的官僚體系。到漢代(前202—公元220年),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自此以後,整個封建時代,中國廣袤的疆域都有賴文武分職的官僚機構來管理,並延續了兩千多年。在現代,公務員和士兵間的區別可以讓我們想象到古代文官和武官間完全不同的職責分工。不過,在古代,所有士大夫都以政務和軍事兼修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爲,要成爲一個理想人才,必須文武兼備。官吏的選拔主要採用科舉制,需通過鄉試、會試、殿試等層層考覈。在這些考覈中,要考查候選人對於“四書五經”的理解。深入瞭解這些典籍,並有能力將內容重新釋讀,運用到當下的現實環境中去,纔是有才之人,可得國家俸祿、封妻廕子。這些參與科考的人經歷了相同的選拔過程,使這些同年仕進之人形成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絡。

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呈現多元特徵

有人認爲,中國曆來自成一方天地,所有文化都是從本土衍生發展而來。這種觀點有所偏頗。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呈現多元特徵。縱觀整個歷史,中國一直保持着與外界的聯繫,其中相當部分經由貿易活動展開。中國爲域外地區生產消費品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從最初的紡織品,到後來的陶瓷,還有茶葉。這些貨物遠銷印度洋地區,乃至更遠的非洲,甚至新大陸與歐洲。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梯田(雲南省)。種植稻米還是其他穀物是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之一。

中國的對外交流並不止於貿易活動,戰爭也給中華文化帶來了很多異域元素。例如,商周時期,來自草原文化的技術改變了中原的兵器。幾千年來,各個王朝的軍隊都曾開募外族兵源,駕馭外購馬匹,甚至任用戰俘。這些外援非常熟悉中國疆域之外的地形和情況,成爲中國外捍的中堅,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相較文官武將,對中國歷史上僧侶和傳教人員活動的研究相對較少。

然而,從漢代時佛教自印度傳入,到明初藏傳佛教盛行,僧侶羣體對中國產生過巨大影響。16世紀,耶穌會士將歐洲的科技和哲學,帶入了中國宮廷。朝貢體系也不遑多讓,它同樣讓朝廷維持着和域外各國使節的交流。這些使者主要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日本、朝鮮。他們上呈的奇珍異寶,包括長頸鹿、斑馬、獅子、大象等異國動物。此外,御廚之肆、後宮之苑,也生活着異域庖廚和嬪妃。

中國遺存下來的建築相較於歐洲並不算多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我們只能管中窺豹,略知皮毛,不免讓人稍感遺憾。但如今,我們還能通過歷史遺留的物質文化來了解一些中國文化的樣貌。長城、京杭大運河、紫禁城,提醒着我們中華帝國建築工程規模之浩大。這些浩大、非凡的跨區域工程反映了中國人口之巨,可調動的勞動力之衆,以及官僚機構之有序高效。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長江第一彎。

然而中國遺存下來的建築,相對於同中國面積相仿的歐洲而言,卻並不算多。倖存下來的建築中,有宗教建築,包括敦煌的莫高窟石窟、西安的唐代佛塔;還有宋代的橋樑,明代的藏書樓、廟宇、寺院、園林,以及清代的庭院。更有意義的是,中國考古學家一直不斷更新着遺址、遺存的發掘資料。其中既有名聲赫赫的世界遺產,如秦始皇帝陵附近的兵馬俑坑;也有一些不太知名,但同樣重要的文化遺址,如石峁遺址,是目前所知中國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城址。此外,由於中國地面建築遺存較少,所以,明代藩王(陵)的地下宮殿、西安古代宮殿建築基址等發現,也顯得格外珍貴。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圓雕玉犀牛。商。

中國歷史上製造了大量的物質文化產品,讓我們有機會通過這些古時生產活動中留下的文物瞭解歷史,並從文獻記載中領略那些未能留存至今的事物。譬如,我們可以從文獻中知道,留下數千件青花瓷的江西景德鎮,也曾以製作笠帽聞名,儘管今日已無一頂存世。我希望廣大讀者能用這本入門書籍,打開一扇回眸歷史的窗戶。讓我們一同賞鑑那些折射出歷史細節的器物、紡織品、繪畫作品,引領讀者徜徉在中華文明7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中國的特殊地位讓她在人類的歷史上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中國有着延續至今的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同時也將是21世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石雕伏虎。商。

女史箴圖:

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敘事題材絹本繪畫作品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敘事題材絹本繪畫作品。傳爲顧愷之(約348—406年)所作,圖1爲兩百多年後的唐摹本。畫卷呈現了292年(西晉)大臣張華爲諷諫任性妄爲的賈后而寫下的辭賦,即《女史箴》。這首辭賦以女史口吻,利用歷代先賢聖女的典型事蹟,勸誡宮廷婦女,爲她們設定了一種理想化的行爲準則。

繪畫、詩歌和書法相結合是中國藝術的基本特點之一。中國書畫家往往通過臨摹歷代大家的作品來提升技能,之後再融入自己的風格。下圖這卷《女史箴圖》便是一幅摹本,約作於5世紀到7世紀。畫卷上的印章證明了1000多年前北宋皇帝對它珍愛有加。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女史箴圖》(局部)。

而根據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另一幅創作於11世紀的顧愷之作品(宋)摹本,我們得知這卷《女史箴圖》內容應有12段,然而現存僅剩9段。所以,我們只能從場景四看起,馮媛與熊:一頭狗熊在鬥獸表演中逃脫,直逼在座的漢元帝。其他後宮佳麗皆自顧逃離,只有馮媛挺身救駕,擋在漢元帝之前,讓侍衛得以將熊殺死。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女史箴圖》場景四:馮媛與熊。

場景五描繪的是班婕妤辭輦。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輦是爲了維護皇帝的名譽,聖君應有名臣在側,而不該爲美色分心。場景六描繪了崇山與獵人,同詩一起表達了世事往往盛極而衰,要防微慮遠的道理。場景七畫的是梳妝,強調了品德高貴比外貌美麗更重要。場景八的背景爲臥房,教導婦女對人應以善言相待。場景九描繪的是家庭場景,提醒宮廷婦女隨時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即便是獨處或者居家時也不例外。場景十表現了拒絕,表達了“歡不可以瀆”的意思。場景十一描繪了一位婦女正靜恭自思。最後一個場景,則表現了女史官在揮筆書寫,畫卷末端處有兩位妃子正向她走去。

敦煌具有一種超越國界的屬性

敦煌是中國西北部沙漠中舉世矚目的綠洲。莫高窟就坐落於敦煌市東南約25公里處的鳴沙山崖壁之上,其中保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共計492個,最早的洞窟開鑿於366年,最晚的鑿於14世紀。

千餘年來,敦煌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作爲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鎖鑰,既是軍事重鎮,又是宗教聖地。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失去了對西北邊陲的控制。事實上,在敦煌悠久的歷史中,曾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過這一地區,如吐蕃、回鶻、西夏等。莫高窟作爲佛教遺蹟,可能受到其他宗教興起和擴張的影響,逐漸衰落,走向沉寂。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

直到1900年左右,看管“千佛洞”的道士王圓籙在今第17窟發現了隱藏的藏經洞。這個封閉了數百年的小小窟室堆滿了經卷、手稿和繪畫。王道士需要經費修繕保護洞窟,外國考古學家斯坦因(1862—1943年)等人便以此勸說利誘,最後,王道士將這些珍貴的文物賣給了他們。於是,莫高窟又重現於世,引起世人矚目。此藏經洞中保存了4萬多件文獻手稿,包括漢文、吐蕃文和其他“絲路語言”,其中有一些文本仍待破譯。經卷文書涵蓋了佛教、摩尼教、祆教、猶太教、景教等宗教文獻,由漢人、印度人、伊朗人和中亞地區的人書寫,不由得讓人感到敦煌具有一種超越國界的屬性,還爲不同宗教信仰的兼容幷蓄提供了場所。

經卷中最著名的就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刻本《金剛經》(868年),現藏大英圖書館。20世紀早期和現在考古學者的研究成果,讓我們得以重現莫高窟遺址的輝煌。富裕的信徒出資在這座易碎的崖面巖體上開鑿洞窟。在開鑿新窟之前,供養人先要修持齋戒,以示虔誠。當地工匠在洞窟牆壁和窟頂繪製鮮豔的佛教題材壁畫,四周輔以小型千佛畫像,與龕內大型彩塑相得益彰。絲質幡畫可能是從長杆的鉤子上垂懸而下,可自由擺動,而透過清透的薄紗可以看到正反兩面的線條。供養人應該還捐贈過更大的懸掛幡。

一些供養人形象也見於壁畫,並且隨着時代越往後,這些慷慨的供養人畫像尺寸也越大。如果我們僅將“絲綢之路”定義爲數千公里運輸進出口貨物的古代國際貿易道路的話,也許過於簡單模糊。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爲大多數人還是以交易當地貨品爲主。偶爾有些個體,如玄奘和尚(602—664年),會進行一些驚人的長途旅行。從莫高窟來看,雖然進口貿易並非主流,但是也不缺乏舶來之物,如繪製洞窟的顏料、來自青藏高原的藥物、犍陀羅(現巴基斯坦一帶)的手稿。

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以淺浮雕爲主

漢朝滅亡後,中國又進入了百餘年的分裂時期。漢代之後,中國就像羅馬帝國一樣,分裂成南方和北方等一系列王朝。386—534年,拓跋部統治了中國北方,即北魏。北魏曾定都山西大同,後又遷都河南洛陽。雖然佛教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但直到北魏統治者大加崇信之後,才大興成爲國教,成爲鞏固統治的一股力量。

佛教造像是弘揚教義的一種方式。北魏時期,人們開始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石窟佛龕,先是在大同開鑿了雲岡石窟,後來又於洛陽開鑿龍門石窟。佛教之所以吸引大量信衆,是因爲它爲民衆提供了往生極樂的願景。這與古代對於祖先的信仰息息相關。

另外,佛教還能普度衆生,保佑現世之人擁有富饒的物質財富。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以淺浮雕爲主,姿態僵硬,看起來較爲平面化;身材修長,衣褶呈同心圓弧下垂。至北齊時期(550—577年),造像面部開始豐滿起來。北齊宮廷在山西天龍山和河北響堂山興建了石窟和寺廟。而這一時期最著名的造像出自山東青州(龍興寺)窖藏坑。該像約塑造於529—577年間。北齊結束後不久,隋朝又再次統一了中國,儘管國祚短暫,但爲唐朝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佛教砂岩造像碑。北魏。

自300年起,鎏金銅佛像的鑄造就已開始遍佈全國。人們偶爾會定製小型佛像,捐奉寺廟。這裏所展示的小型雕像反映了唐代中原地區,東北遼國和遠在西南的雲南大理國迥然不同的佛像風格。南詔國之後,937年段氏建立了獨立政權,國號“大理”,1253年,蒙古軍攻滅大理,將其納入統治。雖然佛教曾一度被尊爲國教,但在一些時期也有當朝者反對佛教,而採取“滅佛”行動。例如,842—845年間唐武宗滅佛,大量佛像遭熔燬或損壞,寺院、尼姑庵被廢棄,僧尼被迫還俗。

絲綢之路上的絲綢和刺繡

自古以來,人們掌握了種桑養蠶的技術。將蠶繭蒸煮,抽絲,卷繞,再進行紡織。漢朝期間,約從公元9年起,中國絲綢就具有了貨幣功能,可作爲報酬;到漢末,絲綢還充當過賦稅支付方式。絲綢的價值促進了其產量的增長。

我們知道,漢朝時期,絲綢已到達了古羅馬。古羅馬作家曾抱怨絲綢的昂貴,揚言這種薄透的材質有傷風化。由於絲織品比較脆弱,所以儘管有時絲織品保存在特殊環境下,如沙漠中的幹沙中,但是遺留下來的絲織品數量比起陶瓷、玉器或青銅器還是要少得多。莫高窟坐落於沙漠綠洲附近的朝聖中心,有一條間接連接中國到印度、中亞和中東地區的絲綢之路支線途經此地。洞窟密室中保存了許多織物、繪畫和手稿文書,歷經千年也未遭到環境的影響和破壞,直到20世紀初王圓籙發現密室。其中大部分織物都爲佛教主題或者與佛教經幡繪畫有關。

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內堆滿了文書、手稿和繪畫。它們的重要性無須多言。除了這些珍貴的文物,鮮有其他唐代繪畫遺存。個人或者集體供養人將繪製的絹本或紙本設色繪畫品捐贈給寺廟,作爲一種供奉活動,以期積累功德通往極樂世界。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佛坐蓮花幡頭。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斯坦因藏品。

至唐代末期,供養人在繪畫中的形象越來越大,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這類可移動的畫卷根據供養人的財力不同,有小型紙本繪品,也有盛大的佛國場景。在佛教儀式,包括祭奠已故親屬的儀式中,這些畫作或掛於牆上,或從杆子的鉤子上懸掛而下,自由飄動。而莫高窟及一些石窟寺內,如位於新疆的焉耆明屋,則都繪有壁畫。

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器物版”中國簡史

引路菩薩絹畫。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縱80.5釐米,橫53.8釐米斯坦因藏品。

本文選自《大英博物館中國簡史》引言,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小標題爲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相關推薦
  • 大英博物館選出的13處迷失自我的風景會是哪裏
  • 大英博物館暫時關閉,將更新和添加線上內容
  • 大英博物館、泰特等今起陸續閉館,有員工病毒檢測呈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