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歌唱綜藝很多,但莉莉安追得最多的還是《天賜的聲音》。

每次聽這些歌手改編的懷舊金曲,都有一種穿越時間回到過去的感覺。

尤其是最新一期的《天賜》,簡直過足了懷舊的癮。

從小虎隊的《紅蜻蜓》到《愛》。從羽泉的《最美》到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

莉莉安喜歡的老歌,總能在這裏聽到。

除了懷舊,《天賜》還有大膽的創新,這次張韶涵就搭檔虛擬歌姬洛天依演繹古風熱歌《芒種》,舞臺效果特別絢麗,每一幀都是動漫截圖。

這期的看點這麼多,但要說印象最深刻的,莉莉安肯定要提名胡海泉和任賢齊合唱的《飛鳥》。

18年前,海泉給任賢齊寫了這首《飛鳥》作爲電視劇《新楚留香》的片尾曲。

18年後,二人以雲錄製的形式合作演繹這首俠骨柔情的金曲。

海泉彈着鋼琴,與屏幕中的任賢齊一人一句演唱,頗有“一曲慰藉,相忘江湖”的味道。

至此,海泉在這個舞臺上的改編曲目已經悉數展示,每一次,海泉的改編雖不花哨,卻總能戳中莉莉安。

1

海泉首次在《天賜》開嗓,是和霍尊合作演繹了自己的作品《先走的人比較不容易受傷》,這首歌在網絡上獲得93%的用戶走心力薦,被稱爲“開年的第一個神級現場”。

聲音鑑賞團流水紀對這場表演的評價是“大道至簡,大音希聲”。一首歌,4分20秒,展現出豐富變化層次,兩個人的聲音和颱風配合默契,胡海泉大部分時間將最華彩段落留給了霍尊,自己作爲“輔助”錦上添花,即便沒有太過絢爛的舞臺加分,實際產生效果一樣“美不勝收”,這是一個將音樂性、配合性都做得一絲不苟的絕佳表演,當之無愧是第三期的推薦金曲。

摒棄了複雜繁複的伴奏,海泉選擇了了一種簡單的樂器——手碟。

當海泉用磁性嗓音吟誦出詩人北島的名句,“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是稍縱即逝的追尋”時,歌曲的張力一下子被打開。

手碟的空靈,加上海泉充滿悲愴情緒的低音,以及霍尊渾細緻婉轉的戲腔,讓人沉浸其中。

一曲終了,聲音鑑賞團成員郝雷感慨萬千,他說,有些歌曲憑藉技術驚豔大衆,但還有另一種層面的驚豔,“就是當你這首歌在演唱的時候,所有人陷入一種沉思,陷入某種回憶,想起某個人。這應該纔是最高級,最好的表演。”

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上,海泉總是能恰到好處。

和汪小敏合作的《葉子》,在原作基礎上有很大改動,呈現出哀而不傷的情緒。

海泉讓汪小敏改變了演唱方式,隨着歌的情緒去自由地發揮。

胡彥斌說他聽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汪小敏,還稱讚“海泉老師不愧是一個好的製作人和調教師。把這首歌做的很不一樣。”

《朋友2020》《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城裏的月光》……從選曲到改編,海泉都頗費心思,希望給新人歌手更多的發揮空間。

就像他在表演結束後的總結,他們這個年齡的音樂人,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階段,要爲更多有才華的音樂人提供機會。

2

羽泉,應該是很多人最早認識的一批音樂人。

1999年羽泉推出組合首張原創專輯《最美》,銷量突破百萬。

第二張專輯《冷酷到底》紅遍大江南北,街頭巷尾,音響書店都被他們的歌佔據着。

2003年,由海泉編曲,羽泉、黃徵演唱的《奔跑》成爲一代人心中的時代金曲。

成名早並不罕見,罕見的是紅得久。

時代的浪潮淘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羽泉這個名字歷久彌新。

他們的音樂風格多變,無論是大衆流行還是金屬搖滾,都駕輕就熟。

在爲樂壇輸入新鮮血液方面,海泉獨具慧眼。

他參與制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專輯和歌曲——瞿穎的《加速度》,馬天宇的《該死的溫柔》,男才女貌組合的《外灘十八號》,BOBO組合的《光榮》……

海泉,一直是一個多面手,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歌手兼製作人,更是一個特別的詩人。

當年報考大學時,海泉報的是文學和新聞專業,結果卻因爲考試時發燒而與理想失之交臂。

但他對文學的熱愛卻從未熄滅,平時有寫詩的習慣,已經出版來多部詩集。

海泉的音樂總是充滿激情,給人希望和力量,他的詩作則比較沉鬱,有很多對生活的巧妙觀察。

藝術來源於生活,海泉的音樂能夠始終保持活力,和他善於自省的清醒有很大關係。

3

2019年,羽凡因個人原因退出娛樂圈。

海泉在經歷迷茫和無奈後,不得不思考如果不以組合形態出現在公衆面前,他是否可以以個人化的表達方式繼續音樂人的身份?

之後,他以個人唱作人的身份參加來原創音樂節目《我是唱作人》。

爲了尋求突破,他沒有找老朋友來合作,因爲他覺得那太順,太有慣性,創作慣性是一種負擔,他希望在最野生的地方更好地進行創新。

在節目中,他盡情施展自己的音樂才華,從直抒胸臆的《不爲什麼》到打破與年輕人交流界限的《先走的人比較不容易受傷》以及凸顯自我風格的《光年》,這些作品爲海泉這個獨自啓程的創作歌手正名。

今年年初,海泉推出來全新概念專輯《胡》,“胡,不僅是我本名的姓氏;胡,也是打麻將裏最誘人的結果。”

專輯從一個接近大衆日常的角度出發在創作和立意上進行了雙重突破。

同名主打歌《胡》講的是職場競爭以及中產階級的生活焦慮,大家乍一聽是講打麻將,但裏面其實有很多戲謔的比喻。

另一首主打歌《說走就走》彰顯了海泉的寫詞能力,“忽略了時間,怠慢了明天,最初的守候,是否依舊”,既有詩意般的美好,又有深刻的揭露。

有人說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獨白”。

這段時間,疫情衝擊了線下演出,但海泉的音樂工作卻沒有停止,創作、錄製綜藝節目,參加“相信未來”義演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甚至,他還開啓了主播事業。

直播對海泉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體驗。

他邊彈邊唱還與網友互動聊天,網友說到什麼,他就能彈什麼,手上彈什麼就能唱什麼。“這個非常考驗基本功,但我覺得自己毫無違和感。”

“直播時代”雖已到來很久,但直播、雲演出並沒有被所有傳統音樂人接受,他們覺得這很俗,跌份兒。

但出身傳統音樂人的胡海泉對於這種形式的演出完全沒有心理包袱。

如今,整個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海泉不希望自己是被動的。

事實上,2019年下半年,他以UP主身份入駐了B站,開始發一些音樂知識類的視頻。

最近他又入駐了抖音,在一支最近發佈的抖音視頻中,他搖晃着腦袋,跟着抖音神曲邊唱邊演,“當你疫情第一天在家,你發現你已不能自理,什麼鹹菜蛋糕泡麪辣條有啥咱就喫啥;當你疫情第三天在家,你發誓要做個美食家……”

海泉這樣做並不是非要打動年輕人,而是希望“至少要變成一個有趣的人。”

如今,在變的不僅是媒體環境,還有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的歌手。

偶像歌手大行其道,很多實力派歌手要麼改行要麼退居二線,但海泉並沒有妥協,他堅持以一個歌者的身份活躍在音樂圈,一次次用有質量的作品向大衆證明音樂人的堅守。

這次疫情倒逼音樂人作出改變,適應線上直播的演出方式。

海泉對此並不抗拒,甚至比很多音樂人都提前一步佈局直播演出。

他表示,“就算沒有疫情,這些改變也應該做,因爲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了,人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移動端和屏幕上,我們爲什麼不能這樣做呢?”

他沒有端着,用新潮的方式讓更多人瞭解他的音樂在他看來是一件“何樂而不爲”的事。

海泉真的是莉莉安見過的最有互聯網思維的音樂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