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以看出,範曾和黃永玉之間的“罵戰”多半是因爲兩人的性格不同所造成的。譬如說,近代兩位畫家,同時也是師徒的範曾和黃永玉,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就讓人意想不到。

文/靜一說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雖然這只是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但卻道盡了人類文明史出現之後,因利益而相互鬥爭的本質。於是,人們便發出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感嘆,也發出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訓誡。

然而,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凡是牽扯到一些涉及自身利益方面的糾葛,則必然會產生恩怨。如此紛爭一起,則永無止境,最後不得不陷入痛苦的境地,不僅給對方帶來傷害,還給自己帶來傷痛。

縱觀世界數千年曆史,大到王官貴族,小到走卒販夫,因利益糾葛而產生紛爭的例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然而其中一些父子、師徒、家人之間存在着特殊關係的人所產生的恩怨糾葛卻是格外特殊。譬如說,近代兩位畫家,同時也是師徒的範曾和黃永玉,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就讓人意想不到。

近代書畫巨匠一生遭到很多人的謾罵,但他卻只罵黃永玉一個人,而這個人還是他曾經的老師,這是爲什麼呢?

其實,範曾和黃永玉之間的恩怨糾葛是如何產生的,外人真的是難以論斷。或許,真的是他們之間性格不合的緣故吧。

一、範曾“罵”黃永玉

範曾曾經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有很多人攻擊他,對他進行謾罵。但是他從來不理會那些小丑,也從來不理會那些罵聲。從他的態度來看,他似乎是一位不被外界言論所幹擾,能夠靜心寫作、畫畫的這麼一個人。

然而事實上,他跟黃永玉之間的“罵戰”可謂是由來已久。黃永玉曾經是範曾的老師,然而範曾卻對這位老師有些“不滿意”,他認爲黃永玉的畫呆板寫實,荒誕變形。甚至公開發表文章說對方的畫既無線條,也無色彩,連國畫的大門都沒有踏入。

當然,對於範曾的一些“攻擊”,黃永玉也是毫不示弱,他通過自己的畫來從側面回懟對方。比如說,黃永玉就畫過一幅鸚鵡圖,上面就題了一行字“鳥是好鳥,就是話多”。他用這幅畫暗指範曾,說他這個人才華還不錯,就是脾氣太臭,說話太肆無忌憚。

師徒兩人這一番掐架就持續了十多年,範曾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畫了一幅叫做“無賴有感”的圖畫。圖畫之中一條狗被一個人用鏈子拴着,嘴裏面還叼着一塊骨頭。很明顯,這一條狗在範曾的畫中指的就是黃永玉。

這二位鬧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後來兩人一見面,就要上手掐架,而且達到了手拿啤酒瓶要給對方開瓢的程度了。

既然範曾罵黃永玉罵的這麼厲害,他們之間究竟有何恩怨糾葛呢?

事實上,這一點真的是衆多紛雲,無人能夠拎的清他們之間誰是誰非。不過,範曾自己說過,他們之間雖有罵戰,但心中並不恨對方。

二、恩恩怨怨

有人說範曾和黃永玉之間的恩恩怨怨是因爲沈從文,但是深入瞭解的話,就會發現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各自都有各自的“信念”和“理由”。因此,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究竟誰是誰非,恐怕並沒有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說法。

後來,範曾在2014年接受北京青年報的採訪時,談論了他和黃永玉之間的“恩怨”。他說是黃永玉先在報紙上寫文章罵他,然後他也寫了一篇文章進行反駁。並且說了多年來雖然他們在報紙上進行互罵,但是心裏並不恨對方。

在採訪時他也透露過一件小事,就是在奧運會期間有一個他和黃永玉作品展覽的畫展,展覽之前在一個會上兩人見面了。不過,兩人並不像外人所說的見面要“掐架”什麼的,反而跟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四目相對之後,來了一個無聲的擁抱。展覽會上,範曾展出畫作的對面就是黃永玉展出的作品。

範曾告訴記者,年輕時候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當年黃永玉被迫害的時候,他站出來對黃永玉進行維護,還去黃永玉所住的小屋看他。後來經過一些外人挑撥,兩人之間的關係纔有所變化。

當然,範曾也坦言,人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跟外人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由此可以看出,範曾和黃永玉之間的“罵戰”多半是因爲兩人的性格不同所造成的。實際上,他們雖然在報紙上“罵”的挺歡,但私底下,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種“深仇大恨”。

即使如此的話,那是否說明範曾這個人的性格不太好呢?

其實從範曾的同學對他的印象來看,與其說範曾的性格不好,不如說他太過“耿直”。

三、“耿直”的範曾

在範曾的同學季隨的印象中,在初中的時候範曾就在文學藝術方面展現了很豐富的知識,很多同學都從他那裏聽一些美術方面的故事。也因此,他很受同學們和老師的歡迎。

在同學當中,範曾和袁運生的關係最好,平時能夠玩到一塊。但他們之間的相處方式,卻跟平常人不一樣。反而像是現在人們所說的“損友”一般。他們兩人經常不放棄“攻擊”對方的機會。

從初一開始,但凡是一到下課時間,範曾就和袁運生各自佔據一塊黑板,在自己的地盤上用粉筆作畫,畫的內容俱是醜化對方父親的漫畫。他們通過這種“損”對方的方式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有時候,他們畫的入神了,等上課鈴響了之後老師進來一看,發現黑板被兩人佔着,於是扭頭就走了。

還有一次老師在初次講課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將自家住的地方說了出來,然後全班就範曾一人突然舉手來了一句有空一定拜訪的話。在另外一次課堂上,有個老師可能是肚子不舒服的緣故,在講課期間突然來了個“下通矢氣”引得全班同學鬨然大笑,然後老師就很嚴肅的說這有什麼可笑的,你們不放嗎?範曾則是舉起手來,同時道了一聲“放的”,再度引得同學大笑出聲。

由此可見,在範曾的同學印象中,他這個人在初中的時候性格便很“耿直”,以至於他敢直接上前接老師的話。從他跟同學之間的相處方式來看,他不僅“耿直”,還特別“損”。

因此,範曾跟黃永玉之間的“罵戰”究竟是何緣故,或許真的有一些不爲外人所知的原因,但他這種爲人處世的性格應該也是一大因素。或許一開始,兩人之間確實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後來兩人“罵”出了一絲火氣,以至於十多年來,各自在報紙上“攻擊”對方。

結語:

2014年8月29日,在中法建交五十週年之際,爲了更好的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北京大學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聯合戴高樂基金會舉辦了《守成與騰飛——卡爾多雕塑與範曾繪畫聯展》。

畫展中,不僅有初次在國內展出的法國當代雕塑大師卡爾多的作品,還有範曾的五十副代表作品。在促進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範曾結識了卡爾多之後,做出了不少貢獻。

在範曾的人物評價方面,確實有不少大師對他是負面評價,比如說沈從文、李苦禪、李敖等人就對他“不屑一顧”。但同時,也有一些大師對他的評價很正面,比如說季羨林、錢鍾書以及楊振寧等人,他們都評價範曾是當代“大師”。

那麼,對於範曾這個人,你又是什麼看法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