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枢卿是海宁查家的后人,关于他的出生,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说他出生在浙江海宁望族,虽然家里的资产足够他挥霍,但是他是一个上进的人,并没有因为家族的原因作威作福。显赫家世与传说中的慕容复表哥值得一提的是,查枢卿和徐禄的二儿子就是后来的金庸,江湖上的名门大派之间总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家望族也不例外,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同样家学渊博的袁行云,而袁行云有个外甥女陈喆后来特别出名,她的笔名叫做琼瑶。

妻子去世留下7个子女,丈夫为了续弦娶了小17岁的丫鬟,儿子长大后家喻户晓每一个传世大宅,背后都有一段显赫的家族历史,而这些传世家宅,是家族聚合、维系、传承的必要的场所,家族的成长和传承也折射出当时的爱恨情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海宁查家的历史渊源。海宁查家是清朝有名的大家族,按古书所载,查氏源出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后代称查氏。1357年,为了避元末战乱,查氏家族离开世代居住的婺源,携家带口,辗转漂泊。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友人的介绍,到海宁袁花一户人家任西席(家教)。不久后查家就在此“勤恳耕作,敦睦乡里”,并“以儒为业,诗礼传家”,成为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

海宁查家的“开挂之路”明弘治年间,查瑜的第五代后人查焕高中进士。海宁查家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启在科举考试中的“开挂”之路。到了清康熙年间,海宁查家科甲鼎盛,人丁逾三百人,进士及第者就有十人。其中有五人入翰林院,留下“一门十进士”的美誉。据海宁查家人口研究表明,查家在明清两代,共有800多人考中秀才,并有133人考中进士、举人、贡生。

遭遇文字狱灭顶之灾,查家放弃从政改当诗人1726年,随着“科场案”的爆发,出的考题中有一个“止”字,“止”,因为去掉了“雍正”之首,犯了雍正的大忌。就这样“科场案”夺走了査家数人的生命,据说最后活着回到海宁的,只有査嗣庭哥哥查慎行(即查嗣琏)一家4口,但它没有摧毁查氏的文气。事实上,在这场文字狱的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恩怨,査嗣庭的才华,深受雍正舅舅隆科多的赏识。隆科多因为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居功自傲。雍正坐稳皇位后,对这个跋扈的舅舅不能忍受,开始清算隆科多一党,受到隆科多赏识的査嗣庭自然在劫难逃。

从此查家不再入朝为官,一是醉心写诗,培育出一个新的査氏家族诗人群体。查枢卿是海宁查家的后人,关于他的出生,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说他出生在浙江海宁望族,虽然家里的资产足够他挥霍,但是他是一个上进的人,并没有因为家族的原因作威作福。即使是这样,查枢卿也没能逃出父母安排的婚姻,1914年,查枢卿和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最小的堂妹徐禄结婚,两家的结合有强强联合之意,徐禄虽然出生在封建大家族里,但是她的父母还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徐禄从小也深受家里的熏陶,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两人结婚后十分恩爱,这种情况在包办婚姻中是很少见的。

不久后夫妻二人生育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查良镛(金庸)是老二),查枢卿也开了一家钱庄,生活也算过得十分惬意,随着局势的动乱,查枢卿的钱庄被炮火一下炸没了,悲愤不已的他暂时将钱庄生意搁置了。在抗日战争打响后,查枢卿的家乡也没能逃过敌人的入侵,查枢卿只得带着一家老少踏上了逃难的路途。而也就是在逃难路上,徐禄突发疾病没能抢救过来,去世前让自己身边的小丫鬟顾秀英帮着照顾几个孩子。

徐禄病亡满3年,查枢卿为续弦娶了顾秀英,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担当起抚育幼子的责任。后来,她先后生下良铖、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珉二女。解放后,人传言查枢卿的家里有枪支,家里还窝藏土匪(顾秀英弟弟)后来被人抄家,不久,查枢卿被枪毙,事实上,这把枪是顾秀英弟弟私自放在姐姐家里的,顾秀英和查枢卿都不知。丈夫查枢卿去世 后,顾秀英卖掉了所住的两间老房,被诬以“地主婆要反攻倒算”的罪名,遭受三日三夜的毒打。1989年,顾秀英去世,享年77岁。

显赫家世与传说中的慕容复表哥值得一提的是,查枢卿和徐禄的二儿子就是后来的金庸,江湖上的名门大派之间总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家望族也不例外,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同样家学渊博的袁行云,而袁行云有个外甥女陈喆后来特别出名,她的笔名叫做琼瑶。也就是说,金庸的堂姐夫是琼瑶的三舅。与此同时,金庸的姑父蒋百里是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的亲侄蒋复璁算是金庸的表哥,不过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金庸的那位著名的诗人表哥徐志摩。

结语:查枢卿十分幸运,娶了两任妻子都是知书达理,愿意为他、为这个家付出之人。尤其是顾秀英,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于大夫人留下来的孩子仍旧一碗水端平,照顾有加,没有亲疏之分,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