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使用聯繫句子內容“猜一猜”的方法進行填空。認識69個生字、兩個多音字,會寫36個字。

語文的學習內容包羅萬象,與生活的聯繫非常緊密。在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這個單元是識字單元,主題是“傳統文化”。易讀易記的韻文加上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孩子們在學字識詞的同時,激發了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本單元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

  1. 認識69個生字、兩個多音字,會寫36個字。

  2. 能背誦《傳統節日》,朗讀《神州謠》,能講漢字“貝”的故事。

  3. 能發現偏旁與字之間的關係。如“火”與“灬”“心”與豎心旁、“刀”與利刀旁。

  4. 按順序背誦十二生肖,瞭解十二生肖文化。

  5. 能把自己自己長大後想幹什麼說清楚,能聽明白別人說的內容。

01錯字是怎麼來的?

1、注意區分“奮”和“峯”、“湧”和“榮”的讀音。“誼”不能讀成二聲。

2、我們先來看看出題的老師,是如何在句子中設置錯別字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同音字、形近字、讀音相近的字、偏旁部首缺失等。

也就是說,找錯別字這種類型的題目,既能考察同學們的讀音、認字掌握情況,同時也能檢驗哪個同學更細心。

如果發現這種題目做得不夠好,就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下功夫。

看看是音的問題,還是字形沒有記清楚。

02感受傳統節日,激發愛國情感

1、要讀準“巷”和“祭”的讀音。

2、用熟悉的字改變偏旁的方法認識新字。如“粘-貼”、“朗-郎”、“常-賞”。

3、要了解我國重要傳統節日的習俗,即人們會做什麼,喫什麼食物等。很多節日還都有經典古詩傳承至今,建議同學們注重平時的積累。

第三題比較具有代表性,要求同學們能熟練掌握。

少數民族的節日,可由孩子自己在網上查閱資料。

參考答案:彝族-火把節、壯族-三月三歌會、回族-古爾邦節、滿族-添倉節、

藏族-轉山會、採花節、侗族-花炮節、苗族-龍舟節

03體會偏旁與漢字之間的聯繫

1、讀準多音字“漂”。在不同的語境中,字音會發生變化。

2、注意“貝”的最後一筆是長點,而不是捺。

3、藉助偏旁瞭解字義。如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王字旁與珍貴的玉石有關等。

在《中國美食》一課設計了相關練習,大家可藉此形式進行類似識字練習。

04中國美食多,字圖相結合

1、會給多音字“炸”拼音、組詞。

2、用同類字進行部首查字法練習,增強對字義的理解,如“炒、烤、燒”。

05綜合練習

1、第二題選字填空,與認字方法聯繫緊密。即使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以使用聯繫句子內容“猜一猜”的方法進行填空。

2、第三題中的第2小題,是對課本內容的延伸,可引導學生多從生活中積累。

第四題參考答案:

1、(熱鬧)的公園裏擺放着(各種各樣)的花燈。

(人來人往)的公園裏擺放着(形態各異)的花燈。

2、(彎彎)的小河裏有(大大小小)的魚。

(清清)的小河裏有(游來游去)的魚。

3、(夜晚的時候),我覺得天空很(神祕),很(令人神往)。

(躺在草地上),我覺得天空很(明亮),很(寬廣)。

第五題第2小題參考答案:(挺拔)的高山、(美麗)或(安靜、熱鬧)的公園、

(奔騰)或(滔滔)的江水、(茂密)或(神祕、古老)的森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快樂跟我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