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教育領域的劃分來看,一般大學的資質要高於學院。比如說我國有很多重點本科大學,本校的名稱一般都稱之爲大學,而三本或者專科大學則會稱之爲學院。因此很多人都認爲大學的資歷和規格要遠遠高於學院,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看法,但是也有一些例外。
這所大學降低“身段”成爲學院,但最終卻成爲了985工程大學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降級爲學院之後,反而名氣更大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如果按照大學級別來看的話,一般分爲一本大學,二本大學,三本大學(或許會取消,統稱爲二本大學)或者專科大學,而大學的名氣和名氣要高過於學院,但是這所學院卻是一個例外,它的名字叫做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前身叫做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而這所大學也有非常久的歷史淵源。
早在1906年,英美等其他五個教會共同開辦了協和醫學堂,而協和醫學堂就是協和醫學院的前身。在後面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發展完善,1917年10月份正式開辦醫學本科,學制爲八年,並在第二年開辦了護士學校,聘請了國外醫學院的人員來擔任校長。
1929年,協和醫學堂被改名爲北平協和醫學院,並且在1930年就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並且立案。由於後面相繼爆發了一些戰爭,醫學院、醫院、護士學院等相繼停辦。1945年,我國重新收回了協和醫學院的所有校區,並且重新建立了協和醫學院。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北平協和醫學院更名爲北京協和醫學院。兩年之後,也就是1951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正式更名爲中國協和醫學院。1957年,該校併入中國醫學科學院,並在兩年後經過國務院的批准,成立了八年制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既然已經成爲了一所大學,爲何又要更名爲醫學院呢?2007年,經過教育部和衛生部共同協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改名爲北京協和醫學院。而這個時候,該醫學院和清華大學共同合作辦學,但是由於醫學院和清華大學兩者的體系是不同的,因此很難將兩者的名字統一起來。
於是在更名之後,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爲獨立運營的主體,在得到了清華大學的“加持”之後,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發展越來越迅速,逐漸成爲了我國著名的985工程大學以及“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逐漸成爲了我國大學領域舉足輕重的醫學院。
從1906年開始,這所學校便經歷了很多次改名,在此期間,由於戰亂的原因,也遭遇過很多次的終止辦學,但最後北京協和醫學院還是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中國大學當中,並且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實力。哪怕從大學降爲了學院,但清華大學與之聯合辦學,其實力卻沒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對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給我留言,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