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名城、千年古縣衆多,河南有兩個縣,全爲千年古縣,但名字十分相似,很容易搞錯,這兩個縣就是沁陽縣和泌陽縣。

沁陽,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地處河南、山西交界處,是晉豫之間的重要門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爲豫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覃懷古郡,河朔名邦,商隱故里,樂聖之鄉”的美譽。

沁陽,古稱河內、懷慶,古屬冀州,春秋時爲晉國野王邑,漢時設野王縣,隋時改爲河內縣,爲懷州(河內郡)治所,唐宋時也爲懷州州治,明清兩代爲懷慶府治所。民國初年,懷慶府廢,改縣爲沁陽縣,因故城位於沁水之北而得名。

建國後,沁陽先後隸屬於新鄉專區、焦作市,於1989年撤縣設市,成立縣級沁陽市,現爲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的縣級市,總面積623.5平方公里,人口49.8萬。沁陽爲我國首批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及民政部認定的“千年古縣”。
泌陽,位於河南省南部、駐馬店市西南部,現隸屬於河南駐馬店市,總面積2335平方公里,總人口90萬人,因位於泌水之陽而得名。

泌陽,古稱比陽,春秋屬楚,戰國屬韓,漢初設比陽、舞陰兩縣,爲兩千年古縣。比陽曆史悠久,曾七次置州,八次設郡,十五次立縣,明洪武十四年復置縣,定縣名爲泌陽縣,屬南陽府。

建國後,泌陽縣屬南陽專區,1965年改屬駐馬店專區,1969年屬駐馬店地區,2000年駐馬店撤地設市,泌陽縣屬駐馬店市至今。
泌陽、沁陽兩縣名字十分相似,很容易搞混,在民國時期,馮玉祥與閻錫山聯合反蔣,約定於沁陽會師,結果馮玉祥參謀官將沁寫成了泌,導致馮軍跑到了泌陽,泌陽、沁陽兩地相隔數百里,一字之差錯失良機,最後中原大戰以蔣介石勝利告終。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