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之时,所说的语言都能影响到孩子的智商、情商以及修养。

蔡元培先生曾说到:决定孩子的一生,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作为父母要想促使孩子塑造更好的人生,必须要让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而父母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1、尊重孩子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妈妈对孩子采取什么态度,孩子就会对妈妈回馈什么态度。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的人,孩子也会把自己当成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与妈妈合作,这是两代人良好沟通的前提。

所以,妈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来决定,而是要以认真的态度征询孩子的意见,大家以民主的方式来决定事情,这样孩子不仅心情愉悦,而且能更好发展自己的能力,也避免了孩子一意孤行,走向极端的可能。

2、鼓励孩子

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而不是指责以及数落。同样的道理,孩子年纪尚小,所做的事情也许会令你不满意,但,不能指责,而是需要你的鼓励来促进他内心深处的信心。

每件事都不可能做得完美,要想让孩子得到最大的信心,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正确分析事情错在何处,引导孩子该如何去积累经验,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增添孩子的自信心。

谁都需要鼓励,更何况是孩子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多点鼓励孩子,能够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坦白说,无论奖励什么,只要传递出“爸爸妈妈对你的努力表示肯定,而不是结果让我们满意”的意思就好,让孩子体察出自己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勇于付出,不怕困难,比获得怎样的成绩更重要,这样才是“科学的鼓励”。

3、赞美孩子

有家长说,如果总是表扬孩子,会不会自满?为了打败他,他们还是会给他一点打击。我觉得表扬孩子的表扬应该体现在孩子的具体事情上,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能力的肯定,这自然会让他感到更加自信。太多的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骄傲。

给孩子的表扬要适当也不要吝啬,每当别人当面赞扬她的时候我也让她欣然接受,当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的时候,对孩子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她会自信,会更有积极性。

赞美孩子,不仅能激发他正确的外在动机,产生好的行为,还能强化孩子所完成的这一行为,在他之后再碰到类似事情时,便知道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定势。

赞美孩子,能给孩子以他所需要的价值感、信任感和自信心。

4、信任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把孩子的错误看得比孩子的尊严更重,却忘了孩子的内心有多敏感。父母总是宁愿去相信自己的人生阅历,把子女的思想视为不成熟。也总被为人父母的威严和面子裹挟,把所有的错归咎给自家孩子。

信任是相互的。用这些质问怀疑,逼孩子认错,催他们成熟,我们的言语成了困住孩子的孤岛。却忘了,爸妈的一句“我相信你”,有多重要。

想起爱因斯坦母亲如何怼嘲笑儿子痴呆的人:“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沉思。你们不相信,是你们不了解他。”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

给孩子信任,并不是放纵,而是让他们知道:父母会永远站在他们身后,让他们在被尊重的环境中学会自律和勇敢!

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