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初步方案,這個方案纔是日本真正的兩棲攻擊艦)

據媒體報道,在近期的公開防務展上,"日本最大的造船企業——日本海事聯合公司(JMU)首次展示了未來兩棲攻擊艦(LHD)的初步設計方案,這一方案有望成爲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種"小平頂"——未來多功能着陸艦(FutureLandingHelicopterDock)的雛形"。而藉助該方案的曝光,日本發展世界級海軍的野心也徹底暴露。

雖然從上世紀開始,日本就先後發展了大隅級兩棲攻擊艦、日向級兩棲攻擊艦和出雲級兩棲攻擊艦,但是,上述三款兩棲攻擊艦和此次曝光的日本未來兩棲攻擊艦相比,在本質上就存在極大的不同。可以看出,日本海自的目標將會是美國標準的世界級海軍。


(日本真正的兩棲攻擊艦將會配備美國魚鷹傾轉旋翼機)

一款船型兩條線,日本兩棲攻擊艦分爲航母版和真正的兩攻版

兩棲攻擊艦是各國海軍中承擔登陸或者反潛作戰任務的輔助性艦船,即便是美國的高標準兩棲攻擊艦,其實也沒有脫離登陸反潛輔助艦船的本質。但是,和其他所有國家都不同,日本的兩棲攻擊艦就非常獨特了。同樣是兩棲攻擊艦,日本兩棲攻擊艦實際上是兩條線,一條是大隅級、日向級和出雲級代表的航母線,另一條則是新曝光的日本未來兩棲攻擊艦代表的真正的兩棲登陸反潛輔助艦。

名義上的反潛艦,實質上的航母技術探索艦:受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爭封鎖戰影響,在二戰後,日本就認識到自身島國的地理位置容易被潛艇封鎖的戰略弊端。爲此,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就想要列裝直升機航母用於反潛作戰。1952年,日本就首度規劃了反潛直升機航母。但是,在當時,日本明顯沒有經濟實力採購或者建造列裝真正的反潛直升機航母。在其後,經過多年的摸索,日本發展出現代船塢登陸艦類似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也就相當於加強了武器配置的船塢登陸艦。該艦滿載排水量6800噸,艦尾直升機甲板佔據全艦長度的三分之一。在其後,日本又改進發展出了增加中部直升機機庫的白根級。


(此前的日本兩棲攻擊艦並非是爲了登陸作戰,出雲級外飄明顯的艦體上層就是例證)

而在當時,受日本經濟尚未再次崛起影響,日本發展船塢登陸艦反潛的目的還比較明顯。可是,到了上世紀末,隨着日本經濟的騰飛,日本兩棲登陸艦船的發展也開始走向邪路。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以兩棲運輸需求爲藉口,規劃了新一代的兩棲登陸艦,也就是後來的大隅級兩棲登陸艦。可是,和日本此前列裝使用的渥美級坦克登陸艦、三浦級坦克登陸艦不同,大隅級兩棲登陸艦居然意外的設計了直通甲板。雖然大隅級的直通甲板並不能像現代兩棲攻擊艦那樣全線起降艦載直升機,但是藉助此艦,日本也首次嘗試和驗證了本國的現代直通甲板大型艦船建造技術。該艦滿載排水量14000噸,全長178米,寬度只有25.8米,並未完全暴露日本的戰略企圖。

到了本世紀前後,日本再次提出兩棲登陸艦發展計劃,也就是後來的日向級兩棲攻擊艦,該艦滿載排水量17000噸,採用完全意義直通甲板設計,可支撐4架直升機同時起降。該艦的艦島安裝了日本自研的四面固定式FCS-3改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還配備有MK41型垂直髮射系統,用於發射防空導彈和火箭助飛魚雷。

而隨着日向級曝光,日本的戰略野心也開始讓周邊國家震驚。


(日本最早的榛名級和白根級船塢登陸艦主要目的是爲了反潛,圖爲白根級船塢登陸艦)

和傳統的大型兩棲登陸艦或者兩棲攻擊艦都不同,日本日向級在設計超大型內部機庫的同時,並沒有設計兩棲登陸和攻擊艦船常用的艦尾船塢。而這樣的獨特設計,在當年還是非常奇特的,美國的大型兩棲攻擊艦在當時還都沒有放棄船塢。而且,在艦體設計方面,外界發現,日向級兩棲攻擊艦的艦體並沒有採用世界類似艦船幾乎通用的近乎垂直舷側設計,而是採用了航母類似的外飄式設計。而自此,外界就開始重新認識日本的兩棲攻擊艦發展。

藉助日向級很多違反常規的設計,很多人就開始意識到,日本所謂的反潛用途兩棲攻擊艦,其真實目的是爲了探索和積累現代航母技術,以及在積累航母技術的同時避免美國的警惕情緒,並試探美國和周邊國家的反應。也就是說,最早從大隅級開始,日本的兩棲攻擊艦發展就被賦予了新內涵,即在提升日本反潛能力的同時,探索和驗證現代航母建造技術。據此,很多人在當初就認爲,日向級就有可能會改裝爲航母,但是,或許是日本賦予了日向級太多的戰略試探任務,該級艦並未進行後期改裝。而這種猜測,在後續的出雲級身上被證實。

(大隅級是日本發展直通甲板大型艦船的嘗試,日本的最終目標是航母)

或許是日向級出現以後各國的反應超出了日本的預期,日向級之後,日本的膽量再次增加,迅速發展了更大型的出雲級兩棲攻擊艦。而和日向級相比,出雲級最初的設計就考慮到了日後改裝的需求,國內專家從一開始就稱該級艦爲準航母也是例證。在其後,日本宣佈爲出雲級增加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搭載能力的消息,也幾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而自此,日本也基本完成了現代大型航母的技術積累,包括艦體設計和航母用材料技術儲備。

只是,從大隅級到出雲級,日本並不是真正的想要一款"完美的兩棲登陸艦",其真實目的是藉助這些項目探索和積累現代航母技術和建造經驗。受此影響,日本海自裝備中的登陸和反潛裝備就出現了一些空白,而這些空白的填補,直到出雲級改裝開始,日本現代航母建造技術積累基本完成才提上日程,也就是最新曝光的日本未來兩棲攻擊艦項目。

最新曝光的未來兩棲攻擊艦纔是真正的日本兩攻:從曝光的初級版方案設計來看,日本未來兩棲攻擊艦外形基本回到正軌,近乎垂直的舷側艦體設計,尾部塢艙設計都是明證,而該艦也纔是日本真正的登陸和反潛用途兩棲攻擊艦。

(大隅之後的日向級就開始暴露日本借兩棲攻擊艦項目積累航母技術的野心,日向級的上層艦體也採用外飄設計)

日向級和出雲級並不能爲日本的登陸作戰和反潛作戰出太多力,實際上,出雲級在短期內就會成爲實質性的航母。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日本人對反潛作戰的重視程度,以及近幾年對登陸作戰的想法,日本明顯需要發展一款完全意義的大型兩棲登陸艦,而這型艦就是日本最新曝光的未來兩棲攻擊艦。

而且,爲了滿足日本海自登陸作戰的需求,日本已經訂購美國的魚鷹傾轉旋翼機,在未來,日本最新曝光的未來兩棲攻擊艦也將會配置魚鷹傾轉旋翼機。而藉助魚鷹傾轉旋翼機的航程優勢、速度優勢,日本海自在藉助出雲級航母和後繼型航母提升海上作戰能力的同時,登陸和反潛作戰能力也並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加強。

而由以上就可以看出,大隅級到出雲級,其實都不是真正的登陸和反潛用途兩棲攻擊艦,而是日本變相發展航母的戰略動作,最新曝光的未來兩棲攻擊艦纔是日本海自完全意義的登陸和反潛輔助艦船。

而藉此,未來的日本海自就將會形成美國海軍類似的航母作戰兩攻登陸格局,即航母版兩棲攻擊艦用於制海作戰、真正的兩棲攻擊艦用於反潛和登陸作戰的格局。(利刃/CX)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