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遠航,開啓了近代中國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藍色征程,另外,此次遠航,海圻號還做了一件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宣慰美洲僑胞,順便秀了一下肌肉,對少數國家傷害我僑民的暴力行徑起到有力震懾作用。海圻艦抵古巴第三天,古巴總統接見了程璧光統領和湯廷光管帶。

自1895年甲午海戰慘敗後,在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清朝開始了緩慢而艱難的重建海軍之路。清政府先後從英德等國買回43艘軍艦,但因囊中羞澀,只有從英國訂造的“海圻”號巡洋艦排水量最大、武備最爲先進。

作爲重建北洋艦隊的核心戰力,海圻艦與姊妹艦海天艦一同於1896年11月11日開工,1898年1月24日下水,1899年5月10日竣工服役。

海圻(音:qí)號標準排水量4300噸,航速24節。艦長129.3m,寬14.2m,喫水6.1m。裝備2門203mm主炮,10門120mm副炮,12門47mm副炮,4門37mm機關炮。另有魚雷發射管5具,人員編制445名。
這艘號稱“天字一號艨艟”的軍艦,是當時中國海軍的“鎮海之寶”。儘管兵微將寡,但朝廷裏的達官顯貴們卻迫不及待地拿海軍作爲外交使節,發揮“移動國土”的作用。
1910年英王愛德華七世逝世,其子喬治五世繼承王位,定於1911年6月22日舉行加冕慶典,並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18國200餘艘軍艦參加慶祝儀式。於是清政府決定派專使親王載振前往祝賀,並下令海軍部“加派巡洋艦隊統領程璧光率領海圻巡洋艦前往,順訪美利堅諸國”。
1911年6月24日,喬治五世國王及王后接見了率艦赴英參加艦隊校閱的中國海軍統領程璧光,並向其頒贈“加冕銀牌”。
加冕儀式結束後,啓航西行,順訪美利堅諸國,1911年8月10日,“海圻”號抵達紐約。
此次遠航,開啓了近代中國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藍色征程,另外,此次遠航,海圻號還做了一件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宣慰美洲僑胞,順便秀了一下肌肉,對少數國家傷害我僑民的暴力行徑起到有力震懾作用。

1911年拉美排華,華人被殺商鋪被搶,發生在古巴、墨西哥的反華排華情形尤爲嚴重。
1911年5月13日,墨西哥反政府武裝在弗蘭西斯科?馬德羅(ranciso Madero﹐1873~1913)的領導下,佔領託雷翁城,大肆屠殺和洗劫那裏的中國商戶,造成300 多名華人當場被殺死,成爲震驚世界的流血慘案。同時當時古巴等加勒比小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排華騷亂。
清政府立即電令“海圻”號向排華最嚴重幾個拉美國家進發。
8月中旬,“海圻”號駛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華僑的熱烈歡迎。海圻艦抵古巴第三天,古巴總統接見了程璧光統領和湯廷光管帶。談及華僑,總統表示:“古巴軍民絕不會歧視華僑-------。”
“海圻”號在古巴停泊期間,清政府同時向墨西哥發出最後通牒,墨西哥正式向清賠禮道歉,償付受害僑民生命財產損失,“海圻”號於是取消了訪問計劃。
“海圻”號出訪期間的計劃外秀肌肉行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僑領與普通僑民一致認爲,首批華僑抵達古巴時,其境遇十分悲苦,形同豬狗,海圻艦的到訪,爲改善旅古僑民的處境產生積極而重大的影響。

(程璧光等海軍將領合影)
“海圻”號此次萬里遠航耗時一年,回國途中易幟參加辛亥革命。
1912年5月,升起新國旗的“海圻”號終於回到上海。
1937年9月25日,“海圻”號艦自沉長江江陰以阻塞航道,爲中華民族的抗日事業做出最後一份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