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考研初試成績公佈後,院校專業課壓分成爲熱點。

然而報考寧夏大學的一些考生都驚呆了!因爲考生很多都才三四十分,有的甚至幾分,零分也確實存在,注意不是缺考!報考寧夏大學的考生也說寧夏大學2020年專業課題目有50%的題目都是以前的原題,但是卻只考了三四十分。

一名連續三年報考寧夏大學的考生也稱,他前兩年專業課都達到了110分以上,但是這次專業課卻只有46分,這次的題目和以前的題目也有60%的相似。

多名考生聯合在網上發聲,寧夏大學積極回應稱複覈沒有問題,但是壓分的聲音還是沒有止住,現在學校已經在邀請校外專家複查!

之前學姐也經常關注這樣的問題,考研壓分很多考研的學生都認爲是存在的,出現這類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報考這類學校的,說難聽點,很多是不是很好的高校的學生,學校想通過專業課分數將其卡掉,等待沒有考上報考專業的985、211學校的考生,提高生源!

其實每年考研初試分數出來之後都會有學生質疑壓分情況,但是大部分學校對此都是一紙通告,複覈結果沒有問題結束,讓一個犯錯的人承認自己的錯誤顯然是非常難的!

這次情況來看就是寧夏大學自己專業課出題又不謹慎,和往年考題重複率達50%左右的情況下,用這種方式來達到目的,顯然不明智。如果它想達到目的,一開始就應該在考試題目的辨識度上面去想辦法,考出考生的能力!

16載(或更多)寒窗苦讀,考研生們的確不容易。今日一考分數低,讀研成爲泡影,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卻要祛除焦燥心理,認真反思,正確評估自己,不要期望通過藉助公衆輿論,以爲就可以達到目的;作爲旁觀者的公衆,考生和學校相比,雖然是“弱勢羣體”,但卻不能憑考生個人“故意給低數”這個理由,就情緒激動,想着做英雄好漢,要“好打抱不平”,當理性觀之,審慎對待。

從另一角度來看,人們在“打抱不平”之前,應該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是“我”招生,誰不願意招好學生呢?這個好學生的標準是什麼?自然是學識水平和能力。如果我們的考生確有水平,試卷答得極其完美,閱卷老師怎麼會不給高分呢?

如果不是心理變態、有毛病,傻子纔會放着第一志願的優秀生不要,偏要去撿人家挑剩的、本就“看不起自己”的“調劑生”?果真如此,招生學校和導師不僅是一種不自信的自我輕賤,更是一種“滿大街喊我不行”的沒有頭腦癡者,如此智商的人是如何混成研究生導師的?

複覈結果真的沒有問題嗎?誰又真的知道呢,等後面複試開始也就沒有學生一直盯着這個了,這就是一些學校面對質疑的常見做法。

寧夏大學這次積極回應,迅速組織校外專家進行復核我認爲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不管怎麼樣,考研仍然需要更多的改進來消除一些公衆的質疑!

最後學姐提醒:要放平心態,理性對待!在沒有搞清真相前,不要妄下結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