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也不要隨便給小孩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就起不到效果,只有在細菌感染較爲明確時才能使用,亂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小兒腸道菌羣失調,導致腹瀉更難好轉。②腹瀉期間,無須禁食。

春夏之交,氣溫回升快

各類細菌、病毒也開始呈爆發式增長

這對於腸胃功能尚不完全的寶寶容易引起腹瀉

小朋友上吐下瀉,醫院兒科人滿爲患

家長難免不知所措,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接下來安安簡要介紹一下常見的兒童腹瀉知識~

1.爲什麼會腹瀉?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爲主的綜合徵,由多種病因所致。嬰幼兒多發,尤其是急性腹瀉,是五歲以下兒童常見病。因爲小兒免疫功能尚未完全發育,胃腸道免疫能力低,且腸胃調節能力差,特別容易發生腹瀉。小兒腹瀉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除細菌感染外,還有病毒感染、(細菌)毒素感染等。要鑑別是不是細菌感染,主要看有沒有膿血便。非感染性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3-5天內就可自愈。

嬰幼兒腹瀉的病因可分爲以下3點:

①激惹性刺激,如寒冷、水土不服、油膩食物刺激等所致;

②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寄生蟲等,其中以前兩者居多。

③腸道消化功能紊亂,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當。

2.如何應對腹瀉及注意事項?

一旦確認腹瀉,家長朋友不要手忙腳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下述方法照顧寶寶:

①飲食療法:症狀較輕的可以減少奶量,代之以米湯、糖鹽水,症狀較重的應禁食8-24小時,並靜脈補液;

②液體療法:小兒機體發育不完善,把握不好平衡,特別容易因頻繁腹瀉而導致脫水。對於輕度脫水和嘔吐不嚴重的寶寶可以口服補液鹽,中重度脫水兒童則要前往醫院靜脈滴注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液;

③對症治療:針對病因,遵循醫囑,及時選用止瀉止痛藥、抗菌藥或抗病毒藥等治療腹瀉。

同時,在治療腹瀉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不盲目止瀉。從人體防禦病菌的角度來看,腹瀉本身有利於清除腸道的刺激性物質或毒性物質,所以疾病的初期不宜盲目止瀉,否則相當於把病菌或毒素留在體內更長時間。家長也不要隨便給小孩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就起不到效果,只有在細菌感染較爲明確時才能使用,亂用抗生素容易造成小兒腸道菌羣失調,導致腹瀉更難好轉。

②腹瀉期間,無須禁食。寶寶腹瀉時,到底是喫,還是不喫,這是難倒家長的一大問題。過去有種看法是禁食,認爲腹瀉時應該不喫不喝,這樣腹瀉就會減輕。因爲喫得越多,喝得越多,腹瀉就越頻繁。目前的觀點主張,寶寶腹瀉期間應繼續原來的飲食,但是不要喫新的食品或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強迫進食。但急性水瀉期,排便多、嘔吐重者,此時腸道嚴重水腫,蠕動劇烈,腸道的“負荷”重,須禁食幾小時。

3.幾種常用的兒童腹瀉用藥

①補液鹽:腹瀉最擔心的是脫水,而口服補液鹽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等主要成分,按適宜濃度兌水服用後,可幫助人體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糾正脫水。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推薦首選口服補液鹽治療腹瀉。另外,有家長想到用運動型飲料代替口服補液鹽,但這萬萬不可,運動型飲料往往是高糖低鈉,不但不能幫助補液,反而加重病情。

②蒙脫石:蒙脫石是一種物理止瀉藥,不僅能吸附、抑制胃腸道內的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而且保護消化道粘膜,尤其適用於急性水樣腹瀉。由於蒙脫石能覆蓋胃腸道粘膜,會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與其他藥物一起服用,需間隔1-2小時爲宜。

③鋅製劑:在大家印象裏,補鋅往往改善寶寶厭食,可對腹瀉也起治療作用瞭解少之極少。然而鋅製劑確實能縮短腹瀉病程、減輕病情,同時還可預防以後2-3個月發生腹瀉。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指南均建議腹瀉寶寶進食後可適當補鋅,寶寶<6月:每天補充鋅10mg,寶寶≥6月:每天補充鋅20mg,一共補充10-14天。

④益生菌:益生菌屬於微生態療法,益生菌的補充除了幫助腹瀉寶寶糾正菌羣失調外,還能有效減少腹瀉持續時間、減輕脹氣狀況、提高腸道免疫力。口服雙歧桿菌活菌製劑、雙歧三聯活菌膠囊或乳酸菌素等微生態製劑,使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在腸道內定植、繁衍滋生,有利於恢復正常的胃腸道“微生態環境”,幫助腹脹腹瀉的恢復。嚴重的細菌性腹瀉,用抗生素治療幾天後,再用微生態製劑以鞏固療效,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

參考資料:

1.安安網《揪心!寶寶腹瀉不止怎麼辦》

2.中國兒科前沿論壇《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注意事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