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美國暗殺了伊朗高級軍官索萊馬尼,縱然內賈德是伊朗總統,想對美國開戰,但沒有伊朗最高領袖的指示,內賈德也斷然不敢向美國開戰。內賈德是伊朗前總統,對美國非常強硬,與美國勢不兩立、水火不容,被稱爲伊朗的普京甚至中東的普京。

1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下令,暗殺了伊朗高級軍官索萊馬尼,伊朗上下強烈憤慨、羣情激奮。於是,外界出現一種聲音:伊朗呼喚內賈德。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呼聲呢?個人認爲,應該一分爲二看待。


內賈德是伊朗前總統,對美國非常強硬,與美國勢不兩立、水火不容,被稱爲伊朗的普京甚至中東的普京。這是外界出現“伊朗呼喚內賈德”的根本原因。面對當前局勢,如果現任總統是內賈德,是否一定會向美國宣戰呢?不一定。

第一,現任總統魯哈尼,雖然相對內賈德而言溫和一些,但在對待美國問題上,幾乎與內賈德一樣,對美國依然強硬。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後,已經10多次提出與伊朗領導人包括魯哈尼談判,都被魯哈尼拒絕,使得美國騎虎難下——打又不敢打,談又沒處談。魯哈尼對待美國的態度,與內賈德對待美國的態度,兩者沒有根本的區別,


第二,根據伊朗的體制,伊朗最高領導人不是伊朗總統,而是伊朗最高領袖。魯哈尼現在當總統,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伊朗的事情需要哈梅內伊一錘定音,魯哈尼也要按照哈梅內伊的指示辦事。即使內賈德當伊朗總統,既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意志行事,更不可能凌駕於伊朗最高領袖之上,一切還必須聽伊朗最高領袖的。比如,美國暗殺了伊朗高級軍官索萊馬尼,縱然內賈德是伊朗總統,想對美國開戰,但沒有伊朗最高領袖的指示,內賈德也斷然不敢向美國開戰。

第三,雖然美國暗殺伊朗高級軍官索萊馬尼令人憤慨,但國際社會的一致呼聲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包括美國和伊朗在內,不能繼續升級態勢,只能讓態勢降溫。如果伊朗馬上以牙還牙、血債血還,可能更加激活美國的侵略本性,伊朗和美國可能都會血流成河。維護中東的和平穩定,每個國家包括伊朗都有責任。所以,即使現任總統是內賈德,也不能對美國宣戰;否則,只能把伊朗情況搞得更糟,把中東局勢搞得更加難以收拾。


第四,伊朗不是美國的對手,伊朗沒必要拿雞蛋碰石頭,不管是內賈德、魯哈尼還是哈梅內伊,都對這種情況非常清楚。與美國進行對抗,伊朗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硬拼硬打不可行,完全是以卵擊石。既然如此,伊朗與美國鬥爭必須講究策略,在戰略上藐視美國,在戰術上重視美國,而且美國製裁40多年來,伊朗一直做得不錯。(毛開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