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的,倪光南或柳傳志,甚至於聯想,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基本上都很難改變中國芯片的發展時間表,因爲中國芯片代表的是中國半導體行業,而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真正興起是在加入WTO以後,全球貿易讓中國成爲世界工廠,並且激發了中國市場的活力與創造力,在此之後,中國半導體行業纔開始與世界接軌,一步步前行,這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華爲等企業才擁有比肩世界上其他偉大公司的實力。但聯想在收購IBM的PC部門後基本上沒有什麼轉變,貿工技路線的成功讓聯想形成了路徑依賴,但問題在於世界在變,中國的消費電子市場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知識產權和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甚至於後來中國開始進行製造業升級,這都體現出我們不甘於做組裝廠。

對於熟識聯想發展史的朋友來說,倪光南可以說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聯想的名字據說就取自於倪光南研發的聯想式輸入法。倪光南於1989年被任命爲聯想集團總工程師,主持聯想微機研發,並在1994年與柳傳志就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問題產生重大分歧,其分歧就是——聯想以後是走技工貿路線,還是貿工技路線?

技工貿路線其方向就是搞芯片產業而貿工技路線則是以佔領市場爲主,主抓電腦銷售。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倪光南在鬥爭中輸了被踢出局,柳成爲聯想的教父。

如今中國芯片發展已經成爲國家戰略,不少科技圈人士認爲聯想當年走錯了路,他們認爲如果倪光南掌權,中國芯片到如今可能早已崛起。

但我有不一樣的看法。

我是既不認爲倪光南可以上位,也不認爲倪光南可以引領聯想幫助中國芯片邁進世界前列,因爲中國芯片的發展不是一家企業可以推動的。並且我認爲聯想當時走“貿工技路線”是一個很符合現實的選擇。

只能說聯想在後柳傳志時代沒有把握住機會。



第一,決定聯想走貿工技路線的,不僅僅包含外部環境。

1994年,對於互聯網來說是一個不一樣的年份,這一年Mosaic瀏覽器及World Wide Web(萬維網)的出現,令互聯網開始引起公衆注意。與此同時,自1995年開始到2001年初夏,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同時也是互聯網泡沫累積期間)。

中國比較特別,一方面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中國對於國外技術和資本的熱情很高漲,那時候招商引資很火,以市場換技術,同時喚醒了一批看到互聯網商機的人。

聯想成立於1984年,開始是做代理,給IBM賣電腦,同時因爲計算機處理效率問題,聯想後來推出了自己的漢卡產品(還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依託於此,聯想在漢卡行業做到了第一,與此同時於1990年推出了自研微機,後來推出了自己的家用電腦。

1994年的時候,中國電腦行業基本上都是外商把持,其中戴爾、IBM是兩大巨頭,聯想作爲IBM在中國的最大合作伙伴,看到了蘊含其中的巨大商機。

外部環境就是國際科技巨頭來中國攻城掠地,收割市場發展紅利。而聯想也面臨着嚴峻的內部環境,當時中國還有很多其他電腦代理商,國美蘇寧等賣場也都發展迅猛,聯想如果想要實現市場佔有率上的突破甚至一枝獨秀,並不容易。而且留給自研技術的時間窗口很小,近的時間窗口是互聯網的大爆發,遠的時間窗口是中國加入WTO。很顯然,自研技術想要獲得長足發展,並且能夠對國際巨頭形成實質性競爭格局,這不是五年十年就能完成的,另外聯想作爲體制內分裂出去的企業(國企改革代表),也有自身存在的一些顧忌(利益相關方其實也不少,而且惹不起)。

除此之外,當時中國半導體行業可以說非常孱弱,沒有形成像樣的產業集羣,所以即便聯想擁有較爲出色的科研能力,能夠推出很厲害的自研技術,也很難落地形成產品。

正是基於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柳傳志選擇了“貿工技”,聯想的首要任務從“技術自強”轉向了“攻佔市場”。

事實上,後來發生的事情驗證了柳傳志的眼光。

1995年,互聯網迎來爆發期,這個時期孕育了中國現在的互聯網格局,包括BAT等互聯網企業等都成立於這一時期,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碎,但對於聯想來說,其損傷遠小於其他技術服務型企業。

2002年,中國加入WTO,聯想開始在全球開啓佈局,並逐漸成長爲大型跨國企業。

第二,後柳傳志時代時勢變了,但路線未變。

聯想經常被拿來與華爲做對比,但兩者其實存在很大的差異。

聯想比華爲創建的早(早三年),同時很早就實現了盈利,並且在技術發展方向和科研團隊建設方面都有先發優勢。

1994年,聯想確認走“貿工技”路線後,結合當時的世界形勢和國內局勢,聯想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在消費電子領域可以說一騎絕塵。甚至於移動互聯網開始階段,中興與聯想是國內智能手機行業最早的掘金者,而後纔有了“中華酷聯”的說法。那時候聯想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服務器、個人電腦、筆記本、智能手機等等。而華爲基本上主要經濟都在通信技術上,在消費電子領域基本沒什麼建樹,手機都是貼牌流水線產品,走的運營商綁定路線。

但分水嶺也在這一階段,從3G開始,或者說遠點,從北京奧運會之後開始,中國第三產業開始崛起,龐大的消費電子市場潛力逐漸顯露出來。

華爲看到了未來數十年發展的宏圖,以及對一個科技企業的前進來說真正重要的基礎——技術壁壘。

此後華爲基本上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同時進入消費電子領域。

但聯想在收購IBM的PC部門後基本上沒有什麼轉變,貿工技路線的成功讓聯想形成了路徑依賴,但問題在於世界在變,中國的消費電子市場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知識產權和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甚至於後來中國開始進行製造業升級,這都體現出我們不甘於做組裝廠。

問題在於,聯想的科研系統在整個管理體系中已經嚴重邊緣化,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船大難調頭,聯想錯過了這次機會,錯過了成爲像華爲一樣作爲國家標杆企業的機會。

第三,如果倪光南掌權,情況未必會好。

倪光南掌權肯定是不行的,我們應該假設,柳傳志當年站在倪光南這邊,堅持走“技工貿路線”,聯想會怎麼樣?

首先,聯想在計算機行業的份額會很快被進一步蠶食,因爲用於擴張的資金都被用於做研發——研發很燒錢,從國營改製爲股份制企業的聯想,很可能因此重新回到國企懷抱,開始不以營利爲目的,而以技術研發爲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有可能會取得技術突破,但所謂的技術突破可能也是空中樓閣,沒有落地的可能性。

其次,前五年貿工技,先把企業市佔率提上去,利潤提上去,然後再開啓技術研發。聯想在技術上的競爭對手將是IBM,摩托羅拉,貝爾實驗室等,這種情況下,立足於中國逐漸覺醒的消費電子市場,聯想有可能在計算機技術方面獲得長足進步,因爲市場數據是技術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如果是這種情況,中國芯片到現在也不會是華爲一枝獨秀。

最後,聯想一家的努力並不會改變中國芯片的發展時間表。

真的,倪光南或柳傳志,甚至於聯想,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基本上都很難改變中國芯片的發展時間表,因爲中國芯片代表的是中國半導體行業,而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真正興起是在加入WTO以後,全球貿易讓中國成爲世界工廠,並且激發了中國市場的活力與創造力,在此之後,中國半導體行業纔開始與世界接軌,一步步前行,這是整個產業的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華爲等企業才擁有比肩世界上其他偉大公司的實力。

總結一下,有一個現象不知道有人注意沒,在股市裏,華爲概念股非常多,而聯想概念股卻並不存在,這其實預示着兩家公司在當今整個產業鏈裏的地位。

儘管聯想如今依然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但我們都知道,聯想的時代已經過去,華爲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與中國半導體行業一同走在了世界前列。

其實聯想應該欣慰於此,因爲它曾經所面臨的孤軍奮戰和選擇,爲後來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向,也爲後來的科技企業在方向選擇上提供了更爲有利的角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