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电影《美国美人》,凯文史派西扮演的42岁中年男子对于女儿的女同学晚上做了个有颜色的梦,点燃了中年男人的“第二青春期”,开启了寻找自我之路。

那时的凯文史派西比《纸牌屋》里更显年轻,我在前些年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沉闷,不理解为什么这个电影就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等到现在看懂了,呵呵,我也是中年人了。

回到《美国美人》。中年凯文宣称自己“活的像个囚犯。I QUIT!”,于是一改窝囊,威胁公司拿了赔偿金,转身找了份不用动脑的快餐店服务员工作,为了获得少女青睐,又跑步又练肌肉,对于妻子勇敢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批评,终于开始扬眉吐气的生活。

是的,这是一部关于中年危机的电影。

01 中年危机,真的存在么?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中年的年龄定义也在推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对很多人来说,中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一方面要维持家庭的和睦稳定,一方面寻找或加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生涯。扮演各种角色:维护家庭、管理企业和部门、教育孩子,或许还要照顾年迈的双亲或者开始新的事业。

但中年拥有的资源最多,承担的责任也最大,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也最好,so人生是如此的丰富充实!

等等,这好像不是现实!

热播的《余欢水》里30+的余欢水被称为悲惨的中年人!还有那些在地铁里、高架上深夜崩溃的人!

他们是压力下的焦虑爆发,并不是中年人有的心理或情绪问题就是中年危机。而且30多岁,没有到中年,还是个青年。

“中年危机”指的是:在中年,人们会回顾并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从而产生一些性格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所谓的“危机”,是一种变化,可能是转折、可能是调整。

“中年危机”也叫做“第二青春期”。

心理学家艾略特 雅克在1967年提出“中年危机”的概念。他认为,

正是对死亡的认识引发了这种思想上的变化。

因为很多人意识到他们将无法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或者即使实现了梦想,却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满足感。

他们知道如果想改变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由于这样的想法,想要重建生活的内在需求和

现有

稳定的生活状态产生了矛盾,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混乱。

对于死亡的认识,是引发中年危机的源头。现代医学的发达,衰老的延缓,人类的寿命延长,极大可能推迟了这个源头的来临。比如平均寿命60岁时,人在40岁就可能开始认真的考虑死亡,当平均寿命达到80岁时,可能要到50或60多岁才开始认真面对死亡。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中年危机,事实上,中年危机似乎很少发生。一些中年人可能会遇到危机或混乱,一些中年人会达到事业或者人生的巅峰,还有些人会介于两者之间,既没有达到巅峰也没有陷入混乱。

备注:本文介绍的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中产及以上的阶层,也就是说,可能没有包括那些还处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人们。

02 为什么会有中年危机?为什么它是“第二青春期”?

“我跟20年前的自己已经截然不同了”,一位47岁的设计师这么说。很多人发现,人到中年会发生一些改变,无论是行为还是内心感受。

他们对于人生的经验较为丰富,对于自己有一定了解,该吃的亏,该享受的,都已经体验过。不再高歌理想,没有年少轻狂,对世界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中年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处在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审视从前、展望未来。

审视的结果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意义、目标及生活方向的理解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可能会出现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促发这一转折的可能有3种情况:

1. 遇到的人生重大事件,比如亲人过世、重大疾病、离婚、失业等。

2. 长期的状态不佳(比如压抑、空虚、长期的压力等),面临突发、非常规的事件。

3. 对于过往生命的全新理解,反思自己的人生,发现努力方向不对,或者自己并没有努力,或者努力过头等等。

对于中年期的心理变化,心理学家有两种理论观点:1 荣格认为的“由外向内”的转变 2埃里克森认为的“由内向外”的转变。

1由外向内的转变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直到40岁左右,人才开始关注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并着力在人格中发展相应的品质,从而实现自己的外部目标。

中年人开始转而关注内在的精神自我,通过表达自己从前“否认”或“压抑”的自我,从而实现“对立统一”的完善人生。

很多人到了有孩子之后,真正承担家庭的责任,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让家人得到更有质量的生活,开始努力奋斗。也有的人,衣食无虞,为了给孩子好的人生榜样,开始新的奋斗和挑战。

很多出人头地的中年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渴望有增无减。比如52岁的王石成功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

马云55岁宣布从阿里巴巴离开,开启新的生活,追求教育环保公益等新的梦想,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余音渺渺不绝

2 由内向外的转变

埃里克森的观点,认为是中年的心理变化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中年处于“繁衍-停滞”的阶段。

繁衍的需求,是对孕育、教养下一代过程的关注,希望借此来延续自己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博爱(如对他人的照顾和培养)、奉献(如对社会的创造性、科学性或者创业的贡献)来得以体现。这种需求可以延伸到工作、政治、爱好、艺术及其他领域中。

比如甘地。圣雄甘地在40岁时放弃律师职业,46岁时回到印度,成为公认的全国运动的领导者,最终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胜利,成为印度国父。

在《甘地的真理》一书中,埃里克森指出,当甘地49岁时,挣扎在“父爱和民族”之间,最终他的选择注定他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而是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中年是一段盘点的时间,回首过去的遗憾、经验,对自我产生新的见解,伴随着面对死亡,认识到生命有限,促进人生下半场的再次设计和规划、追求更有意义的目标。

03 如何面对“第二青春期”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中年视为一段积极变化的时期,认为人只有到了中年日趋成熟时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

虽然经济风险或孩子老人引发的压力会显著上升,但中年人应对压力的能力更高,更懂得如何改善让人倍感压力的环境,也善于接受改变不了的事情。

荣格认为,对于中年人来说,有两项必要且巨大的挑战:放弃年轻的形象、承认死亡。承认死亡是建立在对自我意义的追寻之上的。

这种由外向内的转变会令人不安:当人们质疑自己原先的承诺想要改变时,会有短暂的彷徨。但是拒绝转变,拒绝对自己的生活重新进行定位的人将会丧失这个成长的机会。

拒绝内心渴望转变的声音,拒绝成为真正的自己,会加剧身心的内在矛盾,长期的矛盾会加剧压力,可能会超负荷、生病或者崩溃。

人可以在中年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和抱负,并决定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己的余生。

中年的转折点是否会成为危机,更多取决于个人环境和个体资源,如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而不是年龄。

比如,美国的玛德琳 奥尔布赖特,45岁时因为老公另结新欢而离婚,开始正式步入政界,60岁前的4个月,就职成为美国国务卿,成为美国第一位出任此职的女性。

她将中年时的转折作为发展契机,积极构建自我意识和生活结构,完成了从害羞、谦卑妇人,转变为一个自信、笃定、有力量的女人。

高神经质的人更可能体验到中年危机。自我韧性好的人,对于潜在压力能灵活充分的利用资源来适应的人,以及那些有掌控感的人更容易顺利度过中年危机。

中年时期,亲密的人际关系(如爱人、亲人和朋友)和社会情绪的支持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写在最后:

人到中年,

虽然会面临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压力,

但是也可能是人生最好的鼎盛时期。

看向人生的终点,

面对将来下一半人生的道路,

聆听内心的声音,抓住机会,拥抱转变,

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