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刑警007曾在前年在我們滿族文化網平臺發表過他的作品《我的民族》,如今增加了很多資料,分21章節,陸續刊出。

上一節發的是《皇太極是大清朝和滿洲族的創始人》。

我 的 民 族(12)

按:我作爲康熙朝初年被編入漢八旗並隸正紅旗的陳漢軍第10代後人,從對祖先的尊崇而對清朝的歷史情有獨鍾。退休後,想寫本回憶錄作爲不能給後人留下多少物質財富的精神彌補。爲此,我對滿族和清朝的來龍去脈做些功課,在幾年的時間裏翻看書籍,查閱資料,比對信息,整理編輯出自認爲符合主流觀點、接近歷史真實的《我的民族》一章21節,並以《空間日誌》的形式留存和發表。歡迎願意看的朋友關注,尤其是指導。——吉林市公安局退休警官 王家富 (12)多爾袞是清朝和滿族奪取全國政權的關鍵人物

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52歲的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英年早逝,其第十四弟多爾袞與其長子豪格展開繼承皇位之爭,僵持中精明的多爾袞隨機應變,提出以擁立皇太極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爲帝,由濟爾哈朗和他本人共同輔政,獲得福臨生母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支持和各方通過。

當年八月二十六日,6歲的福臨登基繼承皇位,是爲清世祖,次年定年號“順治”。順治帝在大清朝第一代首席攝政王、叔父愛新覺羅·多爾袞的輔佐和實際領導下,於順治元年,即1644年率清軍入關,遷都北京,逐步領有全國政權,使清朝成爲中國歷史上繼元朝蒙古族後,第二個少數民族滿洲族佔統治地位的中央政權。同時將盛京瀋陽作爲陪都保留,至1657年清政府在瀋陽設奉天府,盛京瀋陽始稱“奉天”,取自“奉天承運”套語,奉:遵照。奉天是遵從天意,承運是繼承新生氣運。奉天承運即指君權神授。

這裏強調多爾袞的實際領導,有必要知道他的獨特歷史地位和作用。他不是清朝皇帝,但他發揮了皇帝的作用,而且是個大有作爲的好皇帝的作用。多爾袞是努爾哈赤十五個兒子中第十四子,很得努爾哈赤寵愛,使多爾袞從小受到言傳身教,積累起政治心胸和軍事韜略,爲清朝奪取全國政權發揮了承上啓下的關鍵性作用。

縱觀中國的歷史就是領袖的歷史,也就是純粹的英雄的歷史。當我們說人民創造歷史的時候,其實應當說是人民的代表、即英雄人物創造歷史。領導人曾經說過“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但那也是在英雄人物領導下的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而且是在真正的英雄,即合格的領袖領導下的人民,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和世界的變革。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但歷史又有很多機會能夠把握,也有很多機遇可以抓住,這就需要有領袖的思維和英雄的膽略。領袖和英雄的地位和作用,就在於他能夠組織和帶領人民推進或是延緩歷史的發展。這就是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都需要領袖和英雄,各行各業都需要模範和榜樣,同時也必然會產生英雄和模範的規律,推動着時代發展和歷史的進步。(參見下圖,影像資料極其稀缺的清朝編外皇帝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作爲清初政治家和軍事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是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真正的英雄,也是滿族人民合格的領袖。他不追求皇帝的名分,把只有六歲的侄子愛新覺羅·福臨輔上皇位,自己擔任攝政王承擔實際的決策者、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的責任。在明清鼎革的戰略機遇期,抓住各種有利機會,穩定內部,進軍外部,以強勢戰弱勢,以小國勝大國,最終入主中原,統一中華。使得世界四大古文明,即: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最後只有中華文明能夠延續至今,而其它三大文明均已不復存在,這恰恰是滿族給漢族輸入新鮮血液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多爾袞是振興中華的功臣,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因此,領導人早就說過“滿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過偉大貢獻”。

公元1644年的中國漢族在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崇禎朱由檢的統治下已是一潭渾水,李自成割據北方,建立了“大順”政權;張獻忠割據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朱由菘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權,割據東南;鄭芝龍割據福建等地,面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多股農民起義已束手無策,一切都逼近絕境。就在這個關頭,英姿勃勃的多爾袞登場了,帶領具有極大進取心的滿洲人,不滿足於在關外過得沃野千里,牛羊成羣,政治清明,軍隊剽悍的滋潤日子,把目光投向中原。

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魯王、福王、永曆等割據政權,基本完成了對漢地十八省的統一。中原到手後,他們仍一次又一次地注視着遠方。和成吉思汗一樣,八旗鐵騎幾乎把冷兵器時代的征伐演繹到了完美的極致。多爾袞及其後代對中國歷史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國家的完全統一。直到今天,我們還享受着睿親王多爾袞留給我們的這一筆豐厚的地理遺產。清朝接手明朝時,明朝只剩下三百五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沒有多爾袞,今天的山海關和嘉裕關就是中國的邊關了。

關內的明朝雖然是個大國,但農耕文化起底的漢民族天然是個弱勢民族,除了自衛從未侵略過別的民族,長城就是最古老最巨大的防禦工程。關外的清朝是個小國,但漁獵文化起底的滿洲族是個強勢民族。強勢民族最醒目的標誌是,它的心胸非常開闊,什麼好的東西都可以接受。

因爲開闊而虛心,又因爲虛心而開闊。多爾袞像崇拜自己祖先一樣崇拜漢文化,他和他的子孫們如飢似渴地學習漢文化。他們從不拒絕優秀的東西,這正是他們強盛的原因。在所有的優秀東西中,他們最不拒絕的是人才。清朝開國皇帝都像重視生命一樣重視人才,包括重視敵人陣營中的各種人才。

早在明朝萬曆十二年九月,努爾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戰鬥激烈時,守城勇士鄂爾果尼在暗處放冷箭射中努爾哈赤額頭偏上,箭頭擊穿頭盔刺入頭部半指深,鮮血從頭流到腳,努爾哈赤拔箭繼續指揮作戰。此時又一守城士兵科羅潛赴到努爾哈赤近處發冷箭射中努爾哈赤脖頸,箭頭帶鉤射穿護甲,拔出時扯下一塊肉,血湧如注,溼透戰袍,努爾哈赤幾近昏厥才撤出戰鬥。而待努爾哈赤傷愈再度率軍作戰攻陷翁科洛城,生擒鄂爾果尼和科羅後,努爾哈赤力排亂箭射殺二人的衆議,並親自爲二人解綁,好言安慰:“兩敵交鋒,志在取勝。彼爲其主射我,今爲我用,不又爲我射敵乎”。二人感激涕下,表示歸順。

努爾哈赤授予二人牛錄額真頭銜,各統兵三百,在後來的戰鬥中英勇作戰,立下汗馬功勞。明朝錦州總兵祖大壽交戰中曾殺死無數清兵,投降後又逃跑,十年後再降,皇太極仍能容忍、使用。皇太極器量如海,難怪無數人才死心塌地爲之賣命。而器重人才多爾袞又在皇太極之上,入關作戰中吳三桂來降,多爾袞立即給了他與自己平等的封王待遇。愛新覺羅氏中佼佼者應首推多爾袞,努爾哈赤有軍事天賦,皇太極有政治天賦,多爾袞兼而有之。

前面說是英雄創造歷史,但創造歷史的英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以其爲核心的領導集體。多爾袞的身邊就簇擁着一個人才班子,用時尚的話說就是有一個精英羣。因此,他率領清軍入關,創造了以少勝多,入主中原,實現了以小治大的奇蹟。(參見下圖,大清帝國的國旗)

原創:刑警007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