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本文由【鄭真說歷史】獨家原創發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喜歡的請點擊關注,防止迷路哦。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仇士良吧,殘酷、狡猾是他的代名詞,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他是怎樣掌握朝中大權的吧。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皇城紫裒殿。文宗皇帝升御座視早朝。百官魚貫而入,依班序站好。只見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匆匆上來,他沒有象往常那樣按慣例報一聲“左右廂內外平安”,而是上奏說:“昨天夜裏,在金吾廳後面的一棵石榴樹上落滿了甘露,這是上天降臨吉祥的徵兆,如果不是因爲您的聖明感動了上天,這種甘露是看不到的。”說完踏階而上,手舞足蹈一番,再次向皇帝拜謝。宰相李訓、舒元輿也率百官拜賀。兩位宰相說寒冬裏降露水已屬罕見,偏還奇在降到了金吾廳後院裏,勸皇帝一定要親自去觀賞一番,以領受上天的賜福。文宗皇帝聽了大喜,便一口答應,乘軟輿出了紫宸門,升含元殿,並叫李訓先過去看看,結果李訓一去,過了很久纔回來。
李訓進得含元殿來,上奏文宗說:“我與衆人去看過;甘露不像是真的,現在還不能馬上宣佈,免得傳揚出去,天下都來稱賀。”文宗一聽便不悅地問道:“有這般事麼?”於是顧盼左右中尉仇士良和色弘志,示意他倆再帶宦官前去驗視一下。等宦官們一走,李訓好馬上召集邠寧節度使鄒行餘和河東節度使王墦等入毀受詔。王墦嚇得渾身戰慄不敢前往,一個人在殿前徘徊。這時兩人受命招募的親兵數百人,都手持兵器在丹鳳門外待命。李訓濟人召他們進去接受命令,河東兵陸續進去,邠寧軍竟觀望不飲。仇士良等人到金吾廳後,便到後院去看石榴樹上的甘露,剛進殿門便迎頭遇上韓約,見他神情倉皇,額卜汗水直流,仇士良感到很驚訝:“將軍爲什麼這個樣子?”話音未落,忽然一陣風吹進殿來,金吾廳裏的帷幕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裏面坪伏曹的士兵,人還不少,兵迮擊在一起發出幾聲脆響。
仇士良一眼瞥見大驚失色,慌忙掉頭往外跑,這時守門人正準備關上大門,仇士良厲聲怒喝:“不得關門!”趁守門人發愣,仇士良已逃出門去,奔回含元殿。他面無人色,上氣不接下氣地告知皇帝:“宮裏有人要造反了!”李訓見仇士良奔往含元殿,連忙大呼金菩衛士:“去含元殿保衛皇帝的人,每人賞錢一百緡!”金吾兵剛要登殿,仇士良眼明手快,忙挾文宗皇帝上了軟輿,說:“事情很緊迫,請陛下快回宮!並指揮宦官搗破殿後絲織的防擋燕雀用的罘,出了北門急去。李訓上前攀着軟輿的扶杆,大聲說臣奏事未畢,陛下不可現在就走。”仇士良圓睜雙眼大叫:“李訓反了文宗說,“他不敢反。”仇士良哪聽這話,竟跑上來打李訓。李訓一掌將他擊倒,又急忙從靴腰中抽出匕首,要刺仇士良,結果幾個宦官.一擁而上,攔住了李訓,把仇士良救走。這時金吾兵已登殿,京兆少尹羅立言率京兆邏卒三百多人從東面趕來,御史中丞李孝本率御史臺從人二百多名從西到趕到,兩路人馬會同吾兵,進殿追殺宦官,一時遍地血流,呼冤聲四起,死傷十多人。
此刻,皇帝的乘輿已在仇士良的劫持下往宣政門走去。仇士良知道文宗皇帝參與了李訓的謀劃,口出不遜,大泄怨憤,文宗又愧又怕,不敢答腔。在仇士良的命令下,左神策軍副使劉泰倫和右神策軍副使魏仲卿各率五百多禁軍,刀光閃閃殺出閣門。宰相王涯、賈諫並沒有參與李訓的謀劃,見殿中鬧鬧嚷嚷,不知宮裏發生了什麼事,還坐在中書省裏靜候消息。舒元輿趕來,也佯作不知,問王涯、賈諫道:“究竟是何人謀變?想皇上總要開延英門,召集我們這些人議事。”中書、門下兩省官員,跑來問三位宰相發生了什麼事,三人皆回答:“還不知何事,諸公請便吧廣這時,天色近午,王涯等人正準備喫飯,忽沿吏進來說,左右神策軍副使率一千多禁兵已出了閻門,逢人便殺、舒元輿畢竟心虛,聞報先逃。王涯等人也倉皇出走。中書省、門下省及金吾吏卒千餘人都爭門而出。只走了一半,禁軍已趕到,好象刈草割麥一樣,將沒走脫的六七百入全部殺淨。
仇士良又分兵關閉宮門,所有諸司吏卒以及附近商販一千餘人,都被平白充拿地砍死,到處橫屍血流,狼藉塗地。仇士良還派出騎兵千餘人,出城追捕逃亡者,又令禁軍在城裏大肆搜捕。宰相舒元輿、王涯等人被捕獲,身加鐐銬,施以重刑。王涯已七十多歲,實在受刑不過,只得承認自己謀反。這夜,長安城裏,塵埃遮天。趁禁軍到處搜搶之機,城內的地痞流氓也僞稱禁軍,借報私仇,乘勢騷擾,殺人掠財,相互攻劫,折騰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百官入朝。太陽出好高了,纔開建福門。禁軍持刀夾道,令朝官每人只帶一名隨從進去。宮裏氣氛緊張朝官屏息慢行,到了宣政門,扉緊閉各官環顧叫周不見宰相御史,也無押班官長,大家亂次站立,也無什麼秩序。好不容易等到大門開啓進了大殿,已見文宗皇帝坐在紫宸殿上。
文宗看看下面,問:“宰相爲什麼不來?”仇士良在旁邊應聲答道:“王涯等人謀反,已關在獄中。”說着,把王涯的“供狀”呈上。文宗召左右僕射令狐楚、鄭覃等入殿,將供狀遞給他們看,眼裏淚光瑩瑩地問:“這是王涯的手筆嗎?”兩人細養後回答:“正是王涯所寫。”“真是如此,那就必須懲辦。”文宗隨即命令令狐楚、鄭眾代理宰相起草詔令,對外宣佈李訓、王涯等人的罪狀。令狐楚在寫王涯、賈諫等人謀反事實時,敘述浮泛,用語模棱兩可。仇士良一看非常不滿意,顯出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由此而討厭令狐楚,沒讓他當宰相。以後另外提拔李石任宰相,和鄭覃共同輔佐朝政,朝廷內部纔算稍稍安頓下來。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這次事變,本該仇士良喪命的,但因爲他老奸巨猾,在關鍵時刻先發制人,成功地劫持了皇帝,以君命要挾朝臣,結果事情顛了個倒,殺宦官的人反被宦官所殺,朝官損失慘重。
小編覺得,仇士良老謀深算,十分狡猾,使用擒賊先擒王的計劃讓事情反轉,成功地組建了宦官集團的天下。網友們,你們覺得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