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威特媒體援引伊朗軍方高層消息源稱,伊朗被炸燬的導彈輕型護衛艦,其實不是反艦導彈誤擊,真實情況是該艇正在試驗隱蔽布放新型智能水雷,結果水雷意外走火。最初的報道稱,伊朗海軍在位於阿曼灣北部靠近霍爾木茲海峽南端海域進行反艦導彈實彈打靶演習。

5月17號,伊朗在阿曼灣北部沿海的軍事演習出現重大事故的原因出現反轉。科威特媒體援引伊朗軍方高層消息源稱,伊朗被炸燬的導彈輕型護衛艦,其實不是反艦導彈誤擊,真實情況是該艇正在試驗隱蔽布放新型智能水雷,結果水雷意外走火。這是一個信息量很大的新聞,而且是來自伊朗軍方內部。其中蘊含“致命武器”的戰略意義足以讓美國和北約在中東地區的海上艦隊繃緊神經。
最初的報道稱,伊朗海軍在位於阿曼灣北部靠近霍爾木茲海峽南端海域進行反艦導彈實彈打靶演習。一艘舷號1403執行靶船拖曳任務的卡納克號(Konarak)護衛艦,將靶船拖曳就位後,尚未駛離演習禁區,就遭到反艦導彈打擊。伊朗媒體透露的消息稱,卡那克號(Konarak)護衛艦被賈姆蘭號驅逐艦發射的C802導彈重創沉沒並釀成慘重傷亡。
綜合來看,同樣是軍事安全事故,但上述兩個版本卻有不同的威懾意義。伊朗擁有製造反艦巡航導彈能力並非稀奇事兒,而且伊朗海軍努爾反艦導彈(仿製的C802導彈),在射程上有所提升,打這種提升是建立在打擊威力(侵切力)降低的前提下。發生爆炸的卡納克號是荷蘭達門集團爲伊朗海軍建造的8艘亨迪詹級支援船的3號船,滿載排水量420噸。
所以說炸燬一艘400噸級的小型艦艇,並不能對美歐海軍大國起到多大震懾作用。然而,伊朗在阿曼灣北部(霍爾木茲海峽南出口)試驗“隱蔽布放新型智能水雷”,就具有戰略意義了。伊朗曾多次威懾稱,如果該國受到戰爭威脅,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從而徹底切斷波斯灣海上油路。但支撐這種戰略威懾能力需要可信的武器裝備資源。
伊朗在封鎖海峽的手段上,呈海空潛三維立體模式。其中空軍和海軍水面艦隊是最薄弱的平臺,幾乎沒有機會對美歐海上艦隊構成實質性威脅。軍事專家總結的最具威脅的武器平臺有兩個,一個是伊朗引以爲傲的反艦彈道導彈(征服者110A/B);另一個是伊朗海軍的潛艇力量(國產微型潛艇和俄製基洛級潛艇)。在戰術上,伊朗潛艇佈設水雷封鎖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被認爲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手段。
水雷適用於各種水深,從水面到超過300米的水深。可以在本國的近海用於防禦,也可以在敵國的近海用於進攻。可以說,水雷是一種在世界上擴散得最厲害的武器。美國軍方智庫此前的研究報告中,用詳細數據論證了水雷戰和反水雷戰的巨大成本差異,大致上一個國家在水雷戰領域投入1美元成本,美國海軍清掃水雷要花費數十美元的代價。而隨着新型智能化水雷的發展應用,美軍艦隊掃雷的代價和風險還會成倍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