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當抗戰爆發後,他看到了山下老百姓受到的困苦,並且見識到了日軍的殘忍,於是李本純先生就帶着他的弟子們下山,親自到軍隊中教習士兵們學習武術。和李本純以及程定遠等人一樣,竇來庚從小也是在武當山學習武術,並且他還是武當太乙門派嫡傳弟子,身份非同一般。

1931年抗戰爆發後,日軍的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的。在閃電般佔領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後,日軍並沒有就此打住,反而是在休整了數年時間後,對我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由於實力差距懸殊,雖然當時的我軍奮起抵抗,但是依然有很多城市被日軍給佔領了。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面對日軍的進攻,不僅老百姓們自發走上了抗戰的前線,同時包括宗教人士也加入到了抗戰的隊伍中。

比如在14年的抗戰中,我國的道士們不僅沒有置身事外,同時還爲抗戰貢獻了不少力氣。衆所周知,和佛教等不同,道教不僅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同時還有着比佛教還要悠久的歷史。只不過因爲道教講究的是清靜無爲,所以一直都比較低調而已。和佛教經常四處化緣和喜歡和人講道理不同,道士們大多是一些清心寡慾,不問世事的人,他們通常都隱居在山野之中。

然而即便如此,在抗戰時期我國仍然出現了衆多的愛國志士,比如大家熟知的李本純大師,他就是一名真正的道士。據瞭解,在抗戰爆發前,李本純大師一直是武當派學習武術,過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但是當抗戰爆發後,他看到了山下老百姓受到的困苦,並且見識到了日軍的殘忍,於是李本純先生就帶着他的弟子們下山,親自到軍隊中教習士兵們學習武術。

後來在一次外出的途中,李本純大師遭到了日軍空襲部隊的轟炸,最後李本純大師在轟炸中失蹤。後來他的弟子還曾多次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李本純的下落。除了李本純外,程定遠大師也曾是一名在武當山習武的道士。當抗戰時日軍佔領了南京後,程定遠不忍看到老百姓們被日軍殘害,於是在稟告了他的師傅後,也獨自下山去爲抗戰出力了。

據瞭解,在下山後,程定遠一方面在軍隊裏傳授士兵們武術,另外一方面則是在當地免費爲老百姓看病。等到抗戰勝利後,程定遠在南昌等地開設了診所,繼續爲老百姓們看病。在衆多的抗戰道士中,竇來庚也是一位不得不說的志士。和李本純以及程定遠等人一樣,竇來庚從小也是在武當山學習武術,並且他還是武當太乙門派嫡傳弟子,身份非同一般。

七七事變後,竇來庚加入了當時的3集團軍軍部警衛武士大隊,成爲了一名上校大隊長。後來因爲表現出色,竇來庚在1938年就被任命爲少將旅長。但是讓人痛心的是,1942年7月19日,在一次與日僞軍交戰的過程中,竇來庚不幸受傷了。爲了不當日軍的俘虜,竇來庚選擇了開槍自盡。等到抗戰勝利後,爲了感念竇來庚的忠烈,於是追晉爲陸軍中將。

其實在抗戰時期,我國道教湧現出來的愛國道士有很多很多,比如黎遇航道長,比如田信良道長,比如茅山道士羣體等等,他們雖然一直是與世無爭的狀態,但是在國仇家恨面前,他們的心中始終是有着一腔熱血的。而在抗戰勝利後,他們依然是不求任何回報,要麼留在世俗繼續治病救人,要麼重新迴歸隱居的生活。希望大家以後能多多瞭解我國的道教文化,將這樣的文化傳承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