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曾江給嶽鍾琪的信件中,曾靜列舉雍正“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任佞”十大罪狀,並且高舉“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旗幟否認清朝的合法性。曾靜是湖南省永興縣的一個私塾老師,他和他的學生張熙列舉了雍正帝的十大罪狀,鼓動川陝總督嶽鍾琪反清起義,然而,嶽鍾琪對清朝忠心耿耿,毫無反叛之心,便立即將此事上奏雍正帝,不久,曾靜、張熙便被緝拿歸案。

大家好,我們的潔華街邊美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雍正六年,發生了震驚朝野的曾靜案。曾靜是湖南省永興縣的一個私塾老師,他和他的學生張熙列舉了雍正帝的十大罪狀,鼓動川陝總督嶽鍾琪反清起義,然而,嶽鍾琪對清朝忠心耿耿,毫無反叛之心,便立即將此事上奏雍正帝,不久,曾靜、張熙便被緝拿歸案。
在曾江給嶽鍾琪的信件中,曾靜列舉雍正“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任佞”十大罪狀,並且高舉“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旗幟否認清朝的合法性。聲稱“湖廣、江西、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六省,在我一呼可定”。曾靜之所以會投書嶽鍾琪是因爲他聽說岳鍾琪是岳飛的後代,清朝統治者是女真人的後代,而岳飛是抗金英雄,則嶽鍾琪理應效法其祖先進行反清,奪回漢人的統治權。
曾靜謀反案事關重大,按大清律應是滅族之罪,但是當曾靜等人押解進京後,雍正帝卻並沒有對其進行嚴刑拷打,反而出奇意料對其進行一場特殊的審判,與其展開一場空前辯論。雍正帝貴爲九五之尊,竟然親下諭旨,命人攜旨問訊曾靜,並且命其將曾靜供詞再次呈予自己,與其展開一種隔空的“對話”。雍正帝下了數十條諭旨針對曾靜書信中觀點進行訊問,並且一一進行辯駁。訊問內容主要圍繞“清朝的正統性”、“華夷之分”、曾靜所列舉“雍正的十大罪狀”以及曾靜所指社會存在的問題而展開。雍正帝力辯清朝的合法地位,力辯自己是位勤政愛民的君主,而曾靜也一反常態,一口一個彌天重犯,不斷表示自己身居偏壤,愚昧無知,纔將謠言信以爲真。對雍正帝極盡恭維,表現出虔誠悔改的態度。
雍正七年九月,雍正將與曾靜問答之詞,編爲《大義覺迷錄》,派大員帶領曾靜到江寧、杭州、蘇州等地,進行宣講,對留良、胤禩輩言論,進行批駁揭露。同年十月,曾靜及其學生都被釋放。
雍正十三年冬(1735),乾隆即位,最終以“忤逆先帝”的罪名將曾靜張熙處死,同時,將《大義覺迷錄》列爲禁書,已經刊印的全部銷燬。從政治效果來看,年輕的乾隆帝無疑具有更加高超的政治手段與清醒的政治頭腦。雍正極力爲自己和滿清的政治合法性進行“辯解”,反而越描越黑,這也是民間和野史中關於雍正“篡位”、“殺父”流言很多的重要原因,而乾隆帝則認識到了這一點,乾脆快刀斬亂麻,做到了“流言止於智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