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擊敗清軍江南大營後,集教會權、用兵權、政治權力與一身,成爲太平天國實質的首領,但是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家人也慘遭屠戮,最根本的原因是楊秀清權力慾望急劇膨脹,要當太平天國的萬歲,引洪秀全不滿,進而遭殺身之禍。楊秀清憑藉攻破清軍江南大營的軍功,在天平天國內頓時威望快速增加,成爲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隨着楊秀清執掌軍權,開始在太平軍內部搞派系鬥爭,利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楊秀清的舉動遭到太平天國其他各王的嫉恨,爲天京事件埋下了伏筆。

事件發生背景

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擊敗清軍江南大營後,集教會權、用兵權、政治權力與一身,成爲太平天國實質的首領,但是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家人也慘遭屠戮,最根本的原因是楊秀清權力慾望急劇膨脹,要當太平天國的萬歲,引洪秀全不滿,進而遭殺身之禍。


集軍權、教權、政權與一身的楊秀清爲何抵不過洪秀全?

“天京事件”之前的楊秀清在太平天國的影響力極大,同時掌管實際軍權,可謂要威望有威望,要權有權、要兵有兵,那麼爲何還會在天京事件中被殺呢?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權力慾望膨脹、目中無人,驕傲專橫,遭衆王嫉恨。

楊秀清憑藉攻破清軍江南大營的軍功,在天平天國內頓時威望快速增加,成爲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隨着楊秀清執掌軍權,開始在太平軍內部搞派系鬥爭,利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楊秀清的舉動遭到太平天國其他各王的嫉恨,爲天京事件埋下了伏筆。


2、洪秀全密詔調兵,打的楊秀清措手不及。

楊秀清對洪秀全所封的“九千歲”十分不滿,認爲自己應該被成爲“萬歲”,此事被天平天國的內廷主管以“篡位”爲由告知洪秀全,洪秀全因此發密詔給韋昌輝,要其祕密進京誅殺楊秀清,得到消息的韋昌輝終於等到了機會,迅速出擊使得楊秀清措手不及,直接致楊秀清於死地,絲毫不給楊秀清喘息餘地。


3、楊秀清思想上毫無意識洪秀全會聯合諸王將其誅殺。

楊秀清被誅殺時絲毫無反抗之力,主要原因在於他從思想上沒有意識到洪秀全會聯合韋昌輝等諸王將其誅殺,楊秀清一直沉浸於“洋洋得意”與“捨我其誰”之中,所以當殺身之禍降臨時,自身卻毫無察覺,思想上的自大是楊秀清失敗的根本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