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聯想:原以爲200億撿了個大便宜,現在只剩“一地雞毛”

說到聯想企業,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吧?這個企業的產品也是廣受大家歡迎的,而且它比華爲還要多出三年的成立歷史,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民族企業。但是就在前一段時間,這個企業的口碑迅速下滑,而且成爲人人喊打的一個對象。

其實聯想在去年的第一個季度淨利潤還漲了110%,不僅如此,他還佔有着將近25%的市場份額,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都是一個非常具有實力的企業,但是他有一個自己致命的缺點,這個企業不太喜歡自主研發。無論是在手機還是電腦領域,他們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對於這個企業來說,如果沒有技術的話,就砸錢收購。在2004年的時候,當時就曾經收購了ibmpc業務,其實就已經開創了國內企業從來沒有過的先河。

2014年,聯想再一次進行收購,當時以20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摩托羅拉,不過那個時候這個企業其實已經在走下滑的道路了,看上去好像聯想佔了一個大便宜,但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2012年,谷歌先收購了摩托羅拉,在收購這個公司的時候,他們拿走了其中15000個核心技術,最後只剩下2000個不是特別重要的專利,在這樣的狀況下,賣給了聯想。可以說聯想花了這麼大的價錢,其實只買到了2000個專利而已,至於這個公司,不過就是一個空殼。原以爲200億撿了個大便宜,現在只剩“一地雞毛”以至於現在聯想的發展也並沒有什麼亮點,手機業務與華爲,小米,OV等廠商的差距越來越大對於楊元慶來說,這200億花的不是什麼滋味,最重要的是還讓行內人士所恥笑。

其實企業的核心技術研發本來就應該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夠依靠收購別的公司來達到核心技術的進步,雖然這樣的做法可能會節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但是永遠不能夠成爲這個行業中的真正的贏家,因爲技術是不斷進步的,但如果你不進行研發,總是在獲取別人已經研發過的技術的話,那你永遠也走不長久。聯想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就算當時收購摩托羅拉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也還是不會發展得太長久的,因爲這個企業的發展道路,原本就有一定的問題。

像大家現在都比較熟悉的華爲,就是因爲有着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夠取得現在這樣優秀的成績,如果貪圖一時的成本節約的話,到最後可能會輸得血本無歸,作爲企業的領導人,更應該有這樣的覺悟。而且只有我們自己的企業進行研發科技的時候,我們纔會有自己的產品,讓我們自己的產品走出世界,纔是真正的成功,像現在的華爲就是這樣的發展思想,所以才能夠獲得這麼多人的支持。在你看來,你覺得聯想這樣的行爲是不是白白花了這200億元,還是你覺得背後仍然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