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哭泣往往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家长的积极回应,会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抱,你这样会把孩子宠坏的。

孩子哭了,抱还是不抱?

不抱,看着孩子哭,心肝都在颤。

抱,你这样会把孩子宠坏的!你这样孩子会越来越难带的!

爱与规则,父母该如何取舍?

1

孩子哭,想表达什么?

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宝宝来说, 哭泣,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需求的表达」。

对于6个月内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哭非常直接。

饿了、困了、尿布湿了、不舒服......

“哭”是表达最基本生理需求最好的方式。

出生前,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再舒服不过了。

自由漂浮、恒温、营养自由供给,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出生后,这种秩序被骤然打破。

宝宝需要不断地适应,此时的他们很脆弱,只能依赖于最亲密的父母。

如果父母每次都能及时回应,他们会产生这个世界是温暖的、值得依赖的认知。

而在这个正向反馈的过程中,父母其实也在不断强化认知与学习,慢慢地,父母也能从孩子的哭声来分辨出孩子的需求。

同时,父母的积极反馈,还能有效减少孩子哭闹的次数。

所以,对于6月龄以下的孩子来说,父母【第一时间的回应】是一场双赢。

而对于6~12月龄的孩子来说, 生理性的需求可能并不像6月龄以下的孩子来的那么强烈。

有时候哭闹,可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开始慢慢有因果概念了。

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过分拘泥于抱还是不抱的问题,而是要做好回应。

2

好的回应是什么?

理解宝宝的需求,尝试共情与陪伴。

那差的回应是什么?无视需求或者没有目的的满足。

比如:

孩子一哭就把孩子抱了起来,但是在抱的同时却说,我都抱你了,你不要再哭了,再哭我就不管你了。

或者在抱着的时候,完全摸不准孩子想要什么,内心还总是在摇摆纠结,我是不是不应该抱。

没有满足需求,或者消极的满足,都没用。

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认真观察孩子的需求,并积极的满足。

◆ 让孩子明白情绪存在的合理性

「妈妈刚才没有理你是不是,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

「难过就哭一会儿吧,妈妈会陪着你。」

「我知道宝宝现在很委屈,这种感觉确实很不舒服。」

这时候,妈妈共情时的陪伴十分重要,安慰与拥抱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 让孩子体验被爱

「妈妈会一直陪着宝宝的,宝宝不要害怕。」

「你真的很伤心,需要的话妈妈抱一抱。」

这样的回应是没有标准的,但它肯定不是机械化的,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妈妈们无需按捺自己的本能。

耐心、换位思考、平等的聆听、让宝宝理解被爱,这才是很好的应对方式。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看, 1岁以内的宝宝是【学习信任的阶段】。

他们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与克服不信任感。

宝宝需要从生理需求的满足过程中,来体验到安全感,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信任感。

相反,如果不能满足,便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

3

会把孩子宠坏吗?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我们先来看看,如果父母使用哭声免疫法来冷淡处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宝宝哭了不抱,其实就是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约翰·华生做的一项实验得出的结论。

在实验中,华生将9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放在有小白鼠和其他毛茸茸的动物旁边,让他自由的玩耍。

一开始,小阿尔伯特对白色老鼠、或者其他毛茸茸的动物从来没有表现出恐惧。

但只要小阿尔伯特一接触小白鼠,华生就会立刻用锤子敲击铁棒,发出巨大的噪音。

一次又一次,只要小阿尔伯特触碰到小白鼠,铁锤敲击声就会响起。

最后,不需要敲打铁棒或者发出可怕的声音,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或者毛茸茸的东西,都能让小阿尔伯特很恐惧。

而这种恐惧,会深深地留在在小阿尔伯特的脑中。

这一实验让约翰 · 华生坚信: 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

华生还在《婴儿与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中提到:

“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

这个理论在当时风靡了整个美国。

这让许多婴儿在刚出生时,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即使哭闹也没有拥抱、没有安慰和互动。

最后孤儿院大批的婴儿去世。

而“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华生的家庭结局也十分悲惨,两个儿子自杀,两个女儿多次自杀。

家长们都想让孩子成长的更为独立,但是这种冷淡处理的方法无疑是错误的。

抑制与拒绝的姿态,对于情感与认知还在建立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并且, 长时间的哭泣还可能损害宝宝的认知发育,甚至损害身体发育。

耶鲁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 生命早期强烈的压力会改变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并导致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与成年人抑郁症相似。

一项研究显示, 经历持续性哭闹事件的婴儿,儿童多动症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10倍,而且学习成绩和社会行为也较差。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缺乏回应所致。

4

请正视孩子的哭泣

不敢哭泣的孩子,才更惹人心疼。

我们习惯用哭泣来释放压力,那到孩子这里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哭唧唧的孩子惹人嫌;

哭唧唧的孩子不坚强。

对于孩子们来说,哭泣也是一种情绪释放的方式。

哭完了,糟糕的情绪也随之抛之脑后了。

但如果一味的让孩子压抑,等到孩子长大后,反而更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哭泣往往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家长的积极回应,会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

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哭泣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

而家长的尊重与引导,会让他们渐渐学会情绪的表达与疏解。

别怕把孩子宠坏了,缺少关爱才是宠坏的源头。

责编:吕楠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