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風水擺佈第一人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秦王政變未遂
秦王李從容見明宗李嗣源病重,就糾集部下想要發動政變。政變當天,明宗已有好轉,知道秦王率兵謀反後,忍痛將其擒拿,平息叛亂。秦王被將領們誅殺,明宗知道後悲痛欲絕,倍感寒心。
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十ー月十六日,明宗李嗣源舊病復發,非常嚴重。秦王李從榮進宮探病,李源虛弱得拍不起頭來,王淑妃說:“從榮在這裏。”李嗣源也沒有反應。
李從榮出來,聽到宮裏的人都在哭泣,他以爲李嗣源已經死了,就想謀取帝位。第二天早上,李從榮自稱有病沒有進宮。當天晚上,李源的病情實際上已略爲好轉,但李從榮卻不知道。李從榮自己知道當時的輿論對他不利,他擔心做不了繼承人,便同他的黨羽策劃,以保護皇帝爲名帶親兵入宮,打算首先制伏權臣。
十九日,李從榮派都押牙馬處鈞告訴山南道節度使朱弘昭、忠武節度使馮贇說:“我想率領牙兵入宮侍候皇上,以防變故,應該在哪裏居處?”朱、馮二人說:“請秦王自己選擇地方。”不久,二人又私下對馬處鈞說:“皇上平安無事,秦王應該竭盡心力行忠孝之道,不可以隨便相信別人胡說。李從榮勃然大怒,又派馬處鈞告訴朱、馮二人:“你們難道不愛惜自己的家族嗎?怎麼政抗拒我!”
朱、馮二人很恐慌,就入宮報告王淑妃及宣徴使孟漢瓊,大家都說:“這件事沒有河陽節度使康義誠的支持與合作,就一定辦不成。”便召來康義誠商議。康義誠竟然完全不表態,只是說:“義誠是帶兵的人,不敢幹預朝政,我只聽大人們的差遣。”
朱弘昭懷疑康義誠不想在大家面前表態,到了晚上,把他請到自己家裏再次間他.康義誠的回答還是和原來一樣。二十日,李從榮穿着便服,從河南府帶領步兵、騎兵一千人在天津橋列陣。當天黎明,李從榮派馬處鈞到馮贇府第,對他說:“我今天一定要進入皇宮,並且要住進興聖宮。你們都各有自己的宗族,做事更應該周密慎重,是禍是福頃刻可以決定。”
李從榮又派馬處釣去見康義誠,康義誠答覆說:“秦王來了,我一定奉迎。”馮贇騎馬奔入右掖門,見到朱弘昭、康義誠、孟漢瓊及三司使孫嶽正聚集在中興殿門外商議。馮贇就把馬處鈞的話詳細地告訴他們,並且斥責康義誠說:“秦王說是禍是福頃刻可以決定”,他想做什麼也就可以知道了。
您可不要因爲自己几子在秦王府供職,就左右觀望。皇上提拔我們這些人,從平民升至將相,假如讓秦王的土兵得以進入這道大門,將把呈上置於何地?我們這些人還能不被滅族嗎?“康義誠還沒來得及回答,看門官就報告說秦王已經帶兵到達端門外。
孟漢瓊一甩袖子站起來說:“今天的事,危苦到君王你還要猶觀望,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嗎?我怎麼還能愛惜自己的餘生,只能自己帶領土兵去抵擋他了!“說完,他立即進入中興殿門,朱弘昭、馮贇跟着他,康義誠不得已,也跟着他進入內宮。孟漢瓊見到李嗣源,報告說:“秦王造反了,他的士兵已經在進攻端門,很快就要打進宮裏來,馬上就要大亂了。”宮裏的人相對號哭。
李嗣源說:“從榮何苦做這樣的事!“就問朱弘昭等人:“有這回事嗎?”回答說:“有這回事,剛纔已經命令守門人關上大門了。”李嗣源指着天流下眼淚,對康義誠說:“你自己做主處理吧,不要驚擾百姓。控鶴指揮使李重吉,是李從珂的兒子,當時正待奉在李嗣源身邊。李嗣源對他說:“我和你父親,冒着槍林箭雨平定天下,他幾次把我從危難中解救出來。從榮他們出過什麼力,如今竟受人教唆,做出這種悖逆不道的事來!我本來就知道這種人不足以交付大事,早應該把你父親召來,將兵權交付給他。你替我安排守住各個宮門。”
李重吉立即率領控鶴軍守衛宮門。孟漢瓊披掛上馬,召來馬軍都指揮使朱洪實,讓他帶領五百名騎兵去討伐李從榮。李從榮着胡牀坐在橋上,派手下去召康義誠。這時端門已經關閉,就去敲左掖門,手下從門縫向裏面窺探,看見朱洪實正率領騎兵馳來,急忙跑去報告李從榮。李從榮非常喫驚,命令取來護胸的鐵掩心披掛起來,坐在那裏調整弓弦。
過了一會,騎兵大量擁入,李從榮進逃回府第,他的手下都逃竄躲藏,牙兵搶掠嘉善坊之後潰逃。李從榮和妃子劉氏躲在牀下,皇城使安從益就地把他們殺了,並殺了他的兒子,將他們的首級進獻給朝廷。李嗣源聽說李從榮被殺,悲傷驚駭,差點兒從御榻上跌下來,昏過去好幾次,病情再次加劇。李從榮有一個兒子還很幼小,寄養在宮中,將領們要求把他殺掉,李嗣源流着淚說:“這孩子有什麼罪!”最後不得已,終於還是把孩子交將領們殺掉了。二十ー日,馮道帶領羣臣入朝,在雍和殿覲見李嗣源。李嗣源淚下如下,咽者說:“我家的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實在無臉見到你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