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覺貝吉特,完全是因爲被劇情限制了實力,因爲這種角色在最初設計出來就是擁有吊打一切的實力,然後推動劇情之後以某種方式讓其下場,並且很難再次使用,以體現其無敵的特性(例如布歐篇時,原設定是由於布歐體內的氣體導致解體,而且悟空和貝吉塔捏碎了耳環也讓貝吉特無法再登場了)。而劇場版裏登場的悟吉塔,融合失敗時完全就是個搞笑角色拖延劇情時間的,成功之後,話不多說直接秒殺反派,也很有逼格。

老鳥的歷史遺留問題,超藍貝吉特和超藍悟吉塔誰強。按照原設定,就是老版漫畫完結前的設定來說。

塔波拉耳環合體的逼格更高,因爲在布歐篇中,讓我們見識到了一個永遠保持自信微笑的逼王貝吉特。

而另一方面的舞步合體,由於悟天克斯表現得過於二逼,導致了逼格遠遠不及貝吉特。原著漫畫中(就不討論東映動畫原創劇情),逼王以超賽一階形態,基本沒被悟飯布歐有效擊中過一次,光是用腳叉着手就能格擋掉布歐的所有攻擊了。哪怕被布歐變成了糖果,也是將布歐玩弄在鼓掌之中。只要逼王認真打,秒殺飯布簡直毫無壓力。(可以參照悟空第一次遇到比魯斯那場對決,就好比超三對上破壞神那種無力感)。

而悟天克斯,達到了超三水平,能力應該是強於當初的超三空。但是一直沒能認真打,也難以體現其強悍之處。而劇場版裏登場的悟吉塔,融合失敗時完全就是個搞笑角色拖延劇情時間的,成功之後,話不多說直接秒殺反派,也很有逼格。

直到《龍珠超》以及後續龍珠英雄PV和新劇場版設定出來前,貝吉特(耳環合體)強於悟吉塔(舞步合體)基本也成爲公認的事實了。

直到《龍珠超》裏,把逼王拉下神壇。

不說戰力崩壞的動畫裏,貝吉特只能跟合體扎馬斯打個55開……漫畫裏表現很好了,也是吊打扎馬斯,但是逃不掉因爲能量消耗過大而快速解體的結局。(其實也是爲了襯托反派的難對付,把貝吉特“劇情殺”了而已,不然以後遇見強敵,直接遇事不決合個體,觀衆也是會有審美疲勞的)。後面放出來的新視頻裏,貝吉特竟然沒有了能夠解決強敵那種餘韻了,而戰勝新登場的布羅利的關鍵,竟然還是要靠悟吉塔?!所以讓觀衆覺得,悟吉塔>布羅利≥貝吉特。

感覺貝吉特,完全是因爲被劇情限制了實力,因爲這種角色在最初設計出來就是擁有吊打一切的實力,然後推動劇情之後以某種方式讓其下場,並且很難再次使用,以體現其無敵的特性(例如布歐篇時,原設定是由於布歐體內的氣體導致解體,而且悟空和貝吉塔捏碎了耳環也讓貝吉特無法再登場了)

這個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了

而且歸根究底,這也屬於東映和鳥山明老師之間算不上矛盾的一個矛盾。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二者的出場時間

貝吉特的出場時間是1995年8月4日發行的《龍珠》漫畫第42卷。

悟吉塔出場的時間是1995年3月4日上映的龍珠劇場版《復活的融合!悟空與貝吉塔》

而融合這個設定早在1994年的《龍珠》漫畫第40卷就出現了。

看出問題來了嗎?

在正統的漫畫出現空貝合體人之前,東映原創的動漫劇場版就率先把這個人物推出了。你讓人老鳥怎麼想?就算鳥山明老師想得開,你讓漫畫還怎麼畫?這明顯是留到最後的,炸彈一樣的伏筆啊!東映這樣一搞搞的一點懸念都沒有了。

老鳥“看!空貝融合了!驚不驚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觀衆“切~半年前就看過了”

嗯,我要是鳥山明老師我也受不了。

於是,動漫史上的第一逼王貝吉特就在這種較勁的情況下誕生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貝吉特的名字吧

根據兩小隻的融合命名規則,(孫)悟天+(特蘭)克斯

也就是說,空貝融合之後的名字也應該是(孫)悟空+(貝)吉塔,也就是說,要麼叫悟空吉塔,要麼叫悟吉塔。

但是老鳥的態度很明確,我就是不願意撿你東映用過的東西,哪怕你的東西是從我這拿的。

於是就有了貝吉特這個槽點頗多的名字……要知道,合體之後的新人格在二者實力,心態相當的情況下是各佔一半的。也就是說合體人的行事風格應該從空貝二人的角度看都沒問題纔對。

而對於卡卡羅特這個名字……悟空一開始是不接受的,後來也僅僅是不排斥,算不上喜歡,要說認同感,他肯定還是喜歡“孫悟空”這個名字。所以說這個“特”字看着實在是太不舒服了。

除了名字之外,在融合方式上,老鳥還因此放棄了已經鋪墊了很久的“舞蹈融合”,強行引入了波拉塔耳環這個物品,甚至爲了讓這個設定的說服力強一點,還犧牲了老界王神,跟傑比特界王神……

在此之後,貝吉特和悟吉塔就開始了長達25年的“勁敵”之路,到了東映的主場《龍珠GT》裏,是次元最強悟吉塔,到了老鳥出的設定集裏,是20億乘以20億的史上最強戰士貝吉特。

這個競爭關係到了《龍珠超》出現之後還擴展到了超四跟超藍之爭。

(這裏順便說一下,東映的踩一捧一比老鳥過分多了……超藍界王拳貝吉特打堪巴被吊打,超四貝吉特反向吊打堪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