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在美新處認識了宋淇夫婦,因爲宋淇一家住在北角繼園街,張愛玲便託宋淇,在離繼園街很近的英皇道租了一個小單位,方便她到宋家串門,也可以有個私人地方專心寫作。最初有種說法說宋淇妻子寫了一張籤文批註:“雨中搬去輝濃臺”,因此推斷張愛玲是住在繼園街旁邊的輝濃臺,宋淇兒子宋以朗說這是美麗的誤會,籤文批註的搬家行動其實是指宋家。

張愛玲先後短暫居港三次。第一次是抗戰時在香港大學讀書,第二次是1952年從上海重臨香港,第三次是1961年,這次只停留了半年。張愛玲在港大的日子,留下不少個人資料供後人研究,但令她印象深刻的北角英皇道居留歲月,只留下一堆密碼,等待後人破解。這些密碼包括:(一)她在英皇道住在哪裏?(二)她在英皇道蘭心照相館(攝影室)拍下一張流傳甚廣、而她本人也很懷念的照片,蘭心照相館的正確地址在哪裏?

蘭心相套印有英皇道338地址

張愛玲1952年由上海抵港,一開始便面對生計問題,因此只能住在女青年會,替美國新聞處翻譯《老人與海》等西方文學名著。後來在美新處認識了宋淇夫婦,因爲宋淇一家住在北角繼園街,張愛玲便託宋淇,在離繼園街很近的英皇道租了一個小單位,方便她到宋家串門,也可以有個私人地方專心寫作。

美麗的誤會

宋淇在《私語張愛玲》一書裏,曾經形容張愛玲所租住的斗室家徒四壁:

這房間陳設異常簡陋,最妙的是連作家必備的書桌也沒有,以致她只能拘束地在牀側的小几上寫稿,說她家徒四壁並非過什其詞。

很多張迷都想知道:究竟張愛玲當時住在英皇道哪裏?答案讓大家失望,因爲她沒有留下蛛絲馬跡。最初有種說法說宋淇妻子寫了一張籤文批註:“雨中搬去輝濃臺”,因此推斷張愛玲是住在繼園街旁邊的輝濃臺,宋淇兒子宋以朗說這是美麗的誤會,籤文批註的搬家行動其實是指宋家。

從唯一書寫住處推敲

張愛玲在《對照記》提到:

1954年我住在香港英皇道,宋淇的太太文美陪我到街角的一家處照相館拍照。1984年,我在洛杉磯搬家理行李,看到這張照片上蘭心照相館的署名與日期,剛巧整30年前。不禁自題“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蘭心舊址已改建成商業大廈

這是張愛玲文章裏唯一一處提及她曾住在英皇道,地址卻欠奉。照相館則可以按圖索驥,一張“蘭心”照相館的卡紙相片套,清楚寫明是英皇道338號。現在“蘭心”早已不存在,現址已改建爲20多層高的商業大廈,對面是電車站,張迷不妨按址“打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