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這種不同的看法,黃河水利委員會經過研究,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於1985年作出答覆,仍確認約古宗列渠即馬曲爲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馬曲曲果,即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誌。這兩本《河源志》內容互有詳略,但都認爲河源是在星宿海西南七八十里或百餘里的地方,星宿海並不是黃河的源頭,而只是一個“加油站”,這種說法更加接近事實。

大家好,我們的阿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黃河源頭終於被找到!只有碗口的大小,爲何不讓任何人靠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大詩人李白《將進酒》中這一傳誦千古的詩句寫出了黃河源出西部高原,一瀉千里,東流入海的雄偉氣勢。由於西部高原海拔很高,上接雲天,黃河從這裏發源東流,就彷彿是天上的銀河傾瀉下來似的,所以有人說她是“高源雲外懸”。

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人們對她的源頭很早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是,由於那裏距離中原地區較遠,而且海拔很高,人跡罕至,古代的人們只能根據傳聞作出種種猜測。


“河出崑崙”

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經》說:“崑崙之丘……河水出焉。”古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將崑崙描繪成一座非常高大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神山、仙山,上面住着一個戴着首飾、長着虎齒、拖着一條豹尾的半人半獸的西王母,掌管瘟疫刑罰。

“河出崑崙”的說法產生之後,許多人深信不疑。

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窮河源,回長安後向漢武帝提出了一個“河源出於闐”的報告,說:“于闐(今新疆和田一帶)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今黑海或裏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今羅布泊)。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原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

漢武帝便按照古人的“河出崑崙”之說,“命河所出山曰崑崙”,意爲“河源之山”。


源出星宿

魏晉時期,中原人民與崛起於青海和新疆南部的吐谷渾有着密切的交往,從吐谷渾那裏逐漸瞭解到黃河的源頭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內。

晉代張華的《博物志》首次提出了“源出星宿”的說法。

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觀王楊雄和宇文述等統帥大軍平定吐谷渾後,在吐谷渾故地設置河源(今青海興海縣東南)等四郡,用“河源”作爲郡名,顯然是對黃河源出青海南部的一種確認。不過,當時還沒有弄清河源的確切地點。

隋朝末年,吐谷渾乘中原大亂重新崛起,不時騷擾內地。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派大將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兵出擊。

侯君集、李道宗所率的一路大軍曾“轉戰過星宿川,至於柏海,頻與虜遇,皆大克獲。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焉”。

這裏的柏海是指今扎陵湖,星宿川指此湖西面的星宿海。

不久,吐谷渾爲雄踞於西藏的吐蕃所滅。吐蕃王松贊干布幾次向唐朝求婚。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命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入藏與之成親。松贊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

這是中原地區的人到達星宿海及扎棱湖、鄂陵湖最早的幾次記錄,史書雖說他們“觀河源之所出焉”,其實還是沒有到達真正的河源地。


元明清三代對黃河源頭的研究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首次將西藏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招討使都實奉元世祖之命,三入吐蕃探尋河源。

都實的弟弟跟隨他一起探察河源,曾向翰林學士潘昂霄透露考察的過程,潘昂霄據此撰寫《河源志》一書。

書中指出,河水從二巨澤繼續向東奔流,又匯合了來自西南、南方、東南方向來的三條水流,水量逐漸增大,始稱黃河。

與此同時,地理學家朱思本得到元朝帝師所藏的藏文圖書,從中找到有關河源的資料,譯成《河源志》一書。

書中指出:“河源在中州西南”,“水從地下湧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匯爲大澤,曰火敦腦兒。”

這兩本《河源志》內容互有詳略,但都認爲河源是在星宿海西南七八十里或百餘里的地方,星宿海並不是黃河的源頭,而只是一個“加油站”,這種說法更加接近事實。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南京大天界寺高僧宗泐出使吐蕃,招諭阿里地區的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和巴者萬戶府。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冬,宗泐銜命西行,途中曾路過河源,飲過河源水,並在那裏的山中過夜。完成使命返回京師後,宗泐撰寫了一部《西遊集》,記述沿途的所見所聞。

此書在清代已失,但他途經河源地區所作的《過河源》詩至今猶存。

詩中批駁了“河出崑崙”的錯誤說法,但是他的觀點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人仍然繼續彈着“河出崑崙”的老調。

清朝統一全國後,爲了治理黃河,決心“探河源以窮水患”。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清聖祖玄燁命侍衛拉錫及內閣侍讀舒蘭等人往探河源。

但是,他們只走到星宿海未再前進,並沒有尋到河源。

黃河的正源問題仍有待後人的探索。


新中國時期的探索

對黃河源頭展開大規模的科學考察並真正窮盡河源,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事。

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了一支黃河河源查勘隊,對河源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並訪問了世世代代在當地遊牧的藏族牧民。

藏民習慣上將流入星宿海的三條河流自北向南分別稱爲“扎曲”、“約古宗列渠”、“卡日曲”,而把夾在中間的那條約100多千米長的約古宗列渠稱爲“馬曲”,把其上游部分叫做“馬曲曲果”。

“馬曲曲果”是藏語黃河源頭的意思。

黃河河源查勘隊根椐藏民的傳說,沿着約古宗列渠西行,尋找黃河的源頭。

這次考察歷時4個月,行程約萬里,查明約古宗列渠發源於巴顏喀拉山中部雅拉達澤山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西南緣。

在那裏,從地下湧出的許多泉水匯成細流,串連盆地中星羅棋佈的湖泊,形成一條寬2~3米的小河,緩緩地流淌在約古宗列大草灘上,向東流經馬湧灘,注入星宿海,在巴顏與欠山的北側同卡日曲匯合,再向東注入扎陵、鄂陵兩個姊妹湖。

黃河水利委員會認爲,歷史上所指的約古宗列渠即馬曲,是黃河正源。


不過,有人對此持有疑議。

注入星宿海的三條河流,除北邊的扎曲長70千米左右,流長遠不及其他兩條河流,水流量也不大,經常處於乾涸狀態,從未有人把它當做黃河的正源外,也還有人將最靠南邊的卡日曲視爲黃河的正源。

據考證,明代宗泐出使吐蕃,過河源區,夜宿的山中就在卡日曲河邊。

清代阿彌達確認的黃河正源阿勒坦河也是卡日曲。

時至今日,當地藏民中還有人把卡日曲當做河源看待的。

於是,1978年,黃河水利委員會南水北調查勘隊、南京地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地理系湖泊查勘隊再次前往河源地區進行調查研究。

與此同時,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軍區也邀請有關單位組成一個考察組,深入河源地區進行考察。


他們經過一個月的考察後,認爲黃河的正源應是卡日曲。

因爲從長度看,卡日曲比約古宗列渠長25千米;

從三條河流匯合處看,卡日曲比約古宗列渠大一倍多;

從源頭的出水量看,卡日曲的泉水比約古宗列渠旺盛,旱季仍不幹涸,約古宗列渠在旱季河牀多幹涸;

從流域面積看,卡日曲比約古宗列渠大700多平方千米;

從歷史文獻看,古人把卡日曲作爲入藏孔道的記載較多,卻不把約古宗列渠作爲入藏的孔道。

對於這種不同的看法,黃河水利委員會經過研究,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於1985年作出答覆,仍確認約古宗列渠即馬曲爲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馬曲曲果,即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誌。


這個源頭,和我們想象中的黃河激流不一樣,大家別小看這個只有碗口大小的黃河源頭,在其周圍有無數條小溪流,他們積少成多,就成爲我們看到的激情澎湃的黃河了。

源頭雖然找到,但是地理專家卻提醒大家不要靠近,因爲這裏草叢多,不容易分清楚哪裏是大流經過的地方,而且這裏的地面都很溼潤,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泥潭裏,生命財產也會受到威脅。現在黃河源頭受到很好的保護,不允許陌生人進入,這個神祕而有偉大的地方,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後盾。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