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他死亡這件事呢,說起來是有點可笑的,乾隆派他去西南平反暴亂,但他卻不會打仗還沒正確指揮。很不幸的是,他們這次碰到了訥親,訥親到此一看,官員竟然一個兩個都是這個樣子,頓時特別生氣,當即就寫摺子上報乾隆。

大家好,我們的遊行俠雲遊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古忠於主上並且廉潔處政的臣子都很難得,既然如此咱們就以此作爲開頭,講一講這史上最囧的一個臣子。他死的卻有些讓人無法接受,感覺不符合常理,畢竟這個大臣是真的很忠臣很廉潔啊。那他到底爲啥落得個被處死的下場呢,這個下場是不是有點淒涼?再者但凡有名氣有聲望還廉潔忠正的臣子,可一向都是極受皇帝寵愛的。而我們今天的主角,訥親,那更是家族祖祖輩輩都是忠臣良將,他自己本身更是嚴謹自律,咋就落得個被皇帝處死的下場呢?這是一個謎,卻又不算一個謎。皇帝極寵信他,雖然死的有那麼一些草草了事,弄的滿堂驚愕。原因也有些似乎不合常理算不上正當理由但又符合常情,不會帶兵打仗喫了敗仗,便被光榮賜了死刑。
訥親這個人,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首先就給了特別多的庇護,不論是開國功勳還是輔政大臣哪一個說出來,對他後代的廕庇都是很了不得的,更何況是一個既有開國功勳做曾祖更有輔政大臣做祖父的官家。他的出生便註定着比別人多了很多常人可能奮鬥也達不到的尊榮和富貴,這肯定也是不用多說便已知曉的。訥親他自己肯定也是極爲爭氣的,不然後來怎麼會仕途像坐了直達車似的,一路順風順水連連升官,越發受的皇帝尊重。不過可能真應了一句話,盛極必衰吧。在他事業達到頂峯的時候,也迎來了他生命的終結,皇帝,這個江山的主人,可以給你無限的恩寵,也可以瞬間收回他給予你的一切,只是一個念頭而已。皇權也便是如此,殺寵臣立軍威,似乎一切理所當然。
訥親他同時也是甄嬛的族親,身份是常人無法比擬的尊貴顯赫,而且他的一生其實似乎也是早已註定好的。他也只能按照這條道路走下去,前有開國元勳,後有輔政大臣,世世代代,盡忠皇帝。他是在雍正在位時進入的官途,當然起點便很高,不需要質疑,一入官途便是那重要的軍機處。更是在乾隆執政後,官位急升,首席大臣更是盡在囊中,權傾朝野。不過不必擔心,雖然史上有很多野心勃勃的大臣一旦得勢便拉幫結派私設黨營。但是訥親他是一身的清正廉明,從小接受的良好教育讓他只一心忠君愛國。而也正是如此,他更受皇帝器重,再加上這本就是滿人的天下,他的實權更是一度蓋過了前朝忠臣張廷玉,成爲朝野第一人。
關於訥親,有一件事情便可證實他的廉潔。據說是受乾隆委派,前去江浙地區視察河道。而當地官員,一聽到風聲便積極的開始準備迎接事宜,當然這個迎接,好像都是一般的套路。先來一批美女,再來幾壺美酒,美食珍饈更是應有盡有,全然忘了訥親前來視察的是工作。一個兩個的都不管政務了,把它給忘了。很不幸的是,他們這次碰到了訥親,訥親到此一看,官員竟然一個兩個都是這個樣子,頓時特別生氣,當即就寫摺子上報乾隆。然後那批官員也就倒黴了,畢竟訥親一心認爲,你拿朝廷的俸祿,住着皇帝賜的住宅,你卻這樣辦事,你對得起誰?訥親可是十分忠正的,當然此事一出也就就引來了一大批官員的記恨憤怒。
訥親他雖然官大,但是他也是很怕的,很惶恐,畢竟身處高位越容易遭受小人陷害。於是他就在自家門前栓了一條藏獒,完美的杜絕了前來賄賂的官員,但是也因此引來了一個誤會,找他商量政事的官員也不敢去找他商議了。於是只能一個兩個都自己幹了,儘量自己解決,儘量不找他幫忙。然後訥親就火大了,你們這是不把我放在眼裏了,啥都不給我說不和我商量,當我是個花瓶?但是內心也只能無力吐槽,不敢撒氣,怕惹得皇上生氣。而他死亡這件事呢,說起來是有點可笑的,乾隆派他去西南平反暴亂,但他卻不會打仗還沒正確指揮。更是與下屬鬧矛盾,底下的兵都特別潰散。這也就怪不得乾隆失望了,你可以不會打仗,但你也不能散了軍心不是。
訥親內心也是很害怕的,不僅軍心潰散還一直喫敗仗,但是他儘管如此還不聽從建議,自我反省,還向乾隆一直找藉口來掩蓋自己的無能過失。因此惹得乾隆愈發失望最後更是效仿諸葛亮,以訥親之死重聚軍心,強勢宣告皇權的威嚴。
你打不了勝仗便死,再受寵也沒用,不過也因此雷霆之舉,保住了這支軍隊,收了軍心。訥親,真的是一生顯赫,風光無兩,雖然死的原因是因爲不會打仗,不是全能,也算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政治犧牲品。
你認爲訥親之死是因爲什麼呢?是不是單純的能力不足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