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社會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錢鏐在年輕的時候,性格非常剛烈強直,並且生性喜武,爭強好勝,對於自己的喜歡做的事情爲所欲爲,從來不計後果。常常以泄私憤,報恩怨作爲自己的日常事務。唐僖宗的時候,錢鏐就投軍當兵了,並且在潛鎮將董昌的軍中任部校。當時,天下已經大亂,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已經開始進攻嶺南,而江淮地區的盜賊也蜂起雲湧,連年征戰使得當時的唐朝民不聊生。
董昌爲了平叛當時的叛亂,舉旗徵集軍隊,馳騁於杭州和越州之間進行對叛軍的討伐。在杭州的八個縣中,董昌計劃在每縣招募一千多人,希望可以組成“一都”,這樣分別從八個縣聚集的部衆,被號稱是“杭州八都”。在當時,劉漢宏自稱節度使,佔據越州一帶,一直在攻取鄰郡;潤州自稱留侯的薛朗一直在對當時的節度使周寶進行驅逐。唐僖宗則留在蜀地,他命令董昌對這些叛亂的軍隊全力進行討伐。董昌接到命令後,立即安排錢鏐處理日常的軍政事務,自己則率領八都招來的將士進攻越州,爭取誅殺劉漢宏。然後再回來攻打潤州,去擒獲薛朗。等到把江浙地區平定了朝廷封董昌爲浙東節度使和越州刺史。而董昌也上書皇上爲錢鏐邀功,後來錢鏐也被封賞爲杭州刺史。
到了唐昭宗景福初年的時候,李鋌被朝廷任命爲浙江西道鎮海軍節度使。但是當時,孫儒和楊行還是祕密割據地方在東南地區叛亂了,一時間戰火狼煙又燃了起來。後來朝廷派錢鏐率領大部分軍隊在邊地駐守,此時的孫儒已經佔據了宣州一帶,但是他迫於錢鏐的威懾,遲遲不敢侵犯江浙地區。從此,錢鏐的威名更是盡人皆知了。
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接受朝廷冊封的節度使李鋌還沒有到任,這時候朝廷便任命錢鏐做了鎮海軍節度使,然後又將潤州的治所改移到了杭州,潤州的軍隊由錢鏐進行統一掌管。在越州朝廷設立了威勝軍,董昌作爲了該地的節度使。後來董昌叛變,他在越州自稱爲羅平國王,制定年號爲大聖,並且他招降錢鏐,想任命錢鏐爲兩浙都將。但是錢鏐拒絕了他的受封,並且將董昌在這裏的所作所爲如實向朝廷彙報了,唐昭宗立即任命他帶兵討伐董昌。乾寧四年,也就是說公元897,錢鏐率領着跟隨自己的浙西將士攻破了越州,擒獲了董昌並且把他押回了京城,獻給了朝廷。唐昭宗爲了嘉獎錢鏐,賜予他鐵券,並且任命當時的宰相王溥作爲了威勝軍節度使。後來因朝廷無力控制兩浙地區,於是有人上表奏請朝廷讓錢鏐統領杭、越二州,皇上同意了,封錢鏐爲威勝軍鎮東,讓他管轄鎮海和鎮東兩地。一時間錢鏐統領兩鎮,擁有三萬精兵,軍強勢壯,兵權在握,並且又遠離京城,致使他在江浙一帶能夠獨霸一方。
當時的楊行密連年對蘇州、湖州(今浙江湖州)、潤州三地進行攻打,並且意圖能夠兼併兩浙,但是屢次進犯都沒有成功,被錢鏐擊敗了。後來楊行密改爲侵奪州郡,而錢鏐依仗當時的勢力,只能控制好十三個州,所以此時,楊行密連奪數州。不僅如此,在唐昭宗天夏初年的時候,錢鏐手下的大將許再思等人也發動了叛亂,他聯合宣州節度使田頵一起出兵襲擊杭州。正當敵軍進攻到杭州城下的時候,錢鏐激勵跟隨自己的將士,將士們受到了鼓舞,士氣大增,僅一次對敵軍的出擊,就將他們擊敗了,田頵趁亂逃走。
錢鏐因爲屢立戰功,深受朝廷重用,不免有些驕奢淫逸。他在臨安的老家興造府第,其雄壯程度無以言表,極其富麗堂皇。每年回鄉探親居住的時候,都會擺出很雄偉的儀仗隊爲自己開道。他的這種做法使得他的父親錢寬每次都對他躲避不見。後來錢鏐問他爲什麼這樣做他父親告訴他,眼下的情形,錢鏐身爲十三州的主人,已經三面受敵,但是他這樣招搖過市,與人爭利,恐怕將來會惹出禍端,殃及全家,所以才狠心不見他。錢鏐聽了父親的話從此做事小心謹慎,不再囂張跋扈。後來,他又歷任爲太師中書令、本郡王,並且還賞賜了他二萬戶的食邑。
開平元年的時候,朱溫稱帝,朝廷授任錢鏐爲尚父、吳越國王的官職。再後來,梁末朱友貞即位做了皇帝,又繼續給他加封,讓他繼任爲諸道兵馬元帥。
同光初年,後唐李存勖做了皇帝后,依次讓錢鏐歷任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尚書令,封吳越國王這些官職,並且賜給了他玉冊、金印等御用之物。初步建立後唐朝廷的時候,錢鏐帶着厚重的禮物去向皇帝進貢,並且請求成爲國主,但是當時朝中的大臣認爲玉筒金字,都只能是御用之物,是皇帝的專用物品,錢鏐作爲朝廷的臣子,不應該接受這樣的賞賜。但是樞密使是一個奸僞狡詐的小人,他爲了討好錢鏐,屢次在皇上面前爲他說情,最終朝廷同意封他爲國主”,並且還准許他有封賞的權力。
錢接到這樣的詔書後,便將他原來鎮海、鎮東兩個節度使的官職全部授予了他的兒子錢元瓘,加封自己吳越國王。並且改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爲宮殿,自己辦公的地方也叫朝廷,他的部下也都稱爲臣,並且按照國家的形式向自己的部下進行官位的授予。設百官之職,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仍然使用了後唐同光的年號。他還對周邊的一些地區進行了封賞,賜爵於新羅也就是今天的朝鮮慶州、渤海,今天的黑龍江省寧安縣,以及沿海的各個部落首領,這使得他逐漸將自己管轄的範圍分離出去,成爲獨立的朝廷。
後唐的明宗李嗣源即位以後,在朝廷中真正掌握實權的人是安重誨,錢鏐曾經寫過一封書信給他,新的開頭直接用了爲“吳越國王謹致書於某官執事”,根本沒有謙遜寒暄的意思。這讓安重誨感覺到他的無禮,非常生氣,並且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朝廷派遣供奉官烏昭遇去兩浙地區出使,當他見到錢鏐的時候,卻對錢鏐自稱臣下,而且還對他行了參拜之禮。回到京城以後,副使韓玫就上書將烏昭遇在江浙地區的言行向朝廷詳細地報告了。安重誨對於這件事非常地氣憤,他下令削奪錢鏐的元帥、尚書國王等封號,並且命令他以太師的身份辭官退休。又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錢鏐的兒子錢元瓘就上書朝廷,請求恢復他父親的官爵。當時,江淮地區也不斷髮生叛亂,明宗李嗣源也曾經懷疑過錢氏父子心懷不軌,意圖謀反,於是就派人對他們進行盤問。但是錢元瓘立即派人向皇上進貢了大批的奇珍異寶和財物,並且竭盡全力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請求朝廷能夠恢復他父親的官職。
錢鏐在杭州鎮守了將近四十年,每天都過着豪華鋪張的生活,其奢華程度沒有人能比得上。而且錢塘江的潮汐景象威猛壯觀,每次潮汐就好像要吞沒這座城市。於是錢鏐就命令人開始大興土木,在江邊修造各種各樣的樓堂館舍。還將周邊的三十里的範圍化爲自己的管轄範圍,大量進行雕刻建築的建造。時間杭州城內繁榮興盛,成爲江南的旅遊勝地,也一度成爲最爲繁華的地帶。
錢鏐年輕時候的剛烈、暴躁的性情讓很多人都對他產生畏懼。早年間,在他還追隨董昌時,有一次有一個書生去拜見董昌,當時他的名片已經被遞給了董昌,當這個書生見到錢鏐以後,看他是個粗人,對他表現得不是很恭敬。於是錢鏐對他非常生氣,立即命人將他投入到了江中。當董昌要召見這個書生時,錢鏐回答說這個人已經自己離開了。還有一次,在他晉升爲元帥後,有人去給他獻詩,在詩中寫到了一句“一條江水檻前流”,聽了這句詩,錢鏐立即表現出不悅,他認爲這個人利用詩句諷刺自己,立即命人將這首詩的作者殺掉了。直到晚年,錢鏐的性格纔有所改變,變得能夠禮賢下士,虛心請教,並且對自己的公事也開始留心處理了。到了晚年,據說江東有個文人名字叫羅隱,他詩名遠揚,成爲人人讚頌的才華過人的史書文人,他依附於錢鏐做了他的參佐。羅隱喜歡做事,愛譏諷,有時會不小心在作詩的時候觸及到錢鏐,但這時候的錢鏐也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早年怒氣沖天的表現。
後唐長興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錢鏐因病去世,當時他八十一歲。後來朝廷下詔按照安葬王的禮數對他進行安葬,並且還賜給了他神道碑,“武肅”爲他的諡號。
錢鏐是正宗的農民階級出身,他沒有受過詩書禮儀教化,但是,他對自己的國家還是忠誠的,對於“忠義”二字他也銘記在心,當董昌叛變,自立爲王的時候,以高官厚祿對他進行誘惑,他也沒有動搖,而是接受國家的命令平定叛亂。但他的思想畢竟存在着狹隘的一方面,在他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的時候,他不會覺得後來自己的奢華是一種浪費因爲在他看來,這是他的功勞所得。所以,錢鏐是率真的,他不會做作,對於自己認爲能做的他會盡力去做他認爲自己應得的,他也會盡力去享受,這就是錢鏐。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