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戰爭時期,文強曾在淞滬會戰中與沈醉等人一起,參與對日情報作戰,在戴笠的指揮下與日本間諜周旋,其中智鬥日酋郎本將軍一段令人拍案叫絕,而抗戰情報史上卻真的有此一筆,即文強與日諜頭子、“上海派遣軍司令部附、特務部總務班長”楠木實隆少將的交鋒,雙方上演了驚心動魄的諜戰戲碼,因爲文強曾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上校參謀,軍事專業知識精通,所以與試圖收買情報的日本人打起交道來遊刃有餘,在計劃的最後階段,軍統決定中止遊戲暗殺楠木,嗅出氣味不對的楠木實隆沒有赴約,在劇中對此有專門的橋段。結局是有出入的,歷史上的文強在戴笠死後脫離軍統系統,1948年在杜聿明的邀請下出任“徐州剿總”前進指揮所副參謀長(又是副參謀長,對上了),這是杜聿明獨立於劉峙的另外一套班子,實際負責徐蚌戰場的軍事指揮,次年1月在淮海戰役的收官階段與杜聿明一起被解放軍俘虜,而劇中的立仁則是黯然逃離大陸。

大家好,我們的大橙橙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歷史大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立仁的角色被黃志忠刻畫的入木三分,把國民黨大特務狡猾而又複雜的性格通過歷史事件充分展現出來,在劇中的搶鏡程度直逼男一號孫紅雷,令人記憶深刻。那麼,縱觀楊立仁在歷史大潮中的所作所爲,他的歷史原型更貼近哪個人物呢?其實,履歷高度相似的只有一個,黃埔四期的文強。
注意這可不是重慶那位,而是地道的湖南長沙人氏,建國以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黃埔四期是個國共雙方名將輩出的一屆,比如林彪、胡璉、張靈甫等等,並且文強在早年還曾經是共產黨員,後來因故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之所以定義文強是劇中立仁的歷史原型,除去湘籍和黃埔資歷兩個基本要素外,最充分的依據,是文強的幾個重要職務與劇中的立仁幾乎吻合。
十年內戰時期,文強曾被戴笠任命爲“上海三極無線電傳習所”所長,這是軍統早期的無線電培訓機構,《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立仁和林娥就是在這個訓練班相識的,打入敵人內部的林娥一度成爲立仁的夢中情人,從此與楊家三兄妹的愛恨情仇糾葛了20多年。文強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軍事委員會特務處上海辦事處”上校處長(此時軍統尚未正式更名),與劇中身份及上海地下情報戰的劇情非常符合。
抗日戰爭時期,文強曾在淞滬會戰中與沈醉等人一起,參與對日情報作戰,在戴笠的指揮下與日本間諜周旋,其中智鬥日酋郎本將軍一段令人拍案叫絕,而抗戰情報史上卻真的有此一筆,即文強與日諜頭子、“上海派遣軍司令部附、特務部總務班長”楠木實隆少將的交鋒,雙方上演了驚心動魄的諜戰戲碼,因爲文強曾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上校參謀,軍事專業知識精通,所以與試圖收買情報的日本人打起交道來遊刃有餘,在計劃的最後階段,軍統決定中止遊戲暗殺楠木,嗅出氣味不對的楠木實隆沒有赴約,在劇中對此有專門的橋段。
解放戰爭時期,文強是第一批負責接收東北的國民黨大員,公開職務是“東北保安司令部中將督察處長”,祕密身份則是軍統局東北辦事處處長,全權負責東北國軍的情報和反諜業務。《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立仁與立青兩兄弟在東北情報戰場上鬥智鬥勇,基本沿襲了文強的歷史軌跡,立仁的劇中職務是軍統東北區頭子、東北保安司令部中將副參謀長。
結局是有出入的,歷史上的文強在戴笠死後脫離軍統系統,1948年在杜聿明的邀請下出任“徐州剿總”前進指揮所副參謀長(又是副參謀長,對上了),這是杜聿明獨立於劉峙的另外一套班子,實際負責徐蚌戰場的軍事指揮,次年1月在淮海戰役的收官階段與杜聿明一起被解放軍俘虜,而劇中的立仁則是黯然逃離大陸。
需要科普的是,劇中雖然立仁的人設是“中統干將”,但根據《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人物服裝和故事情節,這是不夠嚴謹的,因爲自1938年原來的軍統局分家後,“中統”已經不再是現役單位且不得插手軍隊,其骨幹人員既無軍銜也無軍裝;而只有戴笠的第二處繼承了“軍統”的招牌和衣鉢,是由現役軍人組成的軍事情報單位,劇中的立仁始終戎裝身襲,隸屬系統顯而易見。
值得一提的是,文強還是毛主席母親文七妹的親戚,算起來兩人是舅表兄弟,身份居然如此特殊。
文強舊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