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备明明有三个亲生儿子,一个养子,却偏偏选择了刘禅为继承人,这并非因为他的私心,也不是他为立嫡立长的传统观念所禁锢,他之所以如此选择,即是因为刘禅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也是为了蜀汉的政局稳定考虑。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刘备并非只有刘禅一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养子刘封,另外两个亲生儿子刘永、刘理,那么他为什么不传位给其他儿子,偏偏选择刘禅呢。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25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汉室后裔刘备,抓住机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不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还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可是他去世之后,其继承人刘禅却因为宠信宦官,外加怯懦无能,沦为了亡国之君,并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谈。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刘备并非只有刘禅一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养子刘封,另外两个亲生儿子刘永、刘理,那么他为什么不传位给其他儿子,偏偏选择刘禅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备年迈昏庸,选择错误,最终误了蜀汉。甚至还有人提出,如果刘备不听信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之言,另立刘封为太子,蜀汉或许不灭亡。其实不然,先不说刘封仅是刘备养子,在刘备有亲儿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继承刘备基业的可能性,就算勉强被扶上皇位,也不能服众,就算他能服众又如何呢?《三国志》中只称赞他“有武艺,气力过人”,却没说他有威望,也没说他有政治才能。试想,在小小的上庸,连一个孟达都搞不定的人,真的继承了蜀汉,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知,无论如何,刘备都不可能选择刘封作接班人了。那么他的另外两个亲生儿子,又为什么不被考虑呢?对于刘备宁愿立世人心目中,暗弱的刘禅为太子,也不考虑立外两个儿子,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其他二人年龄较小,不足以担起大任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生于公元207年,他降生的时候,刘备已经四十六岁,算是刘备老来得子。到了公元223年刘备去世的时候,他才16岁,很难挑起蜀汉的重担。这个时候,刘永和刘理年龄更小,尤其是刘理,很可能生于公元215年左右,还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就算刘备有心另立继承人,他们能够担起这一重任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废长立幼容易出现内乱

就算刘永、刘理其中之一是神童,或者刘备为他们提前找好托孤大臣,勉强让他们之中的一人担起大任,蜀汉的臣子会同意吗?小编认为不会的,因为在同一时代,先是袁绍喜爱幼子袁尚,导致长子袁谭与袁尚争斗多年,最终让曹操渔翁得利;后是刘表,听信蔡夫人等人谗言,废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cóng),结果刘表生前生刘琦和刘琮争斗不断,去世之后荆州就被刘琮拱手让给了曹操。也就是说袁绍势力与刘表势力的覆灭,皆与废长立幼有关,刘备自己不想重蹈前人覆辙。

三、刘禅并不昏庸无能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禅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无能。现在人们看不起刘禅,一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二是因为他宠信黄皓导致亡国,三是因为乐不思蜀。然而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刘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诸葛亮在世之时,他提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放手让诸葛亮发挥,避免了君臣之争;诸葛亮去世之后,李邈上表请求诛灭诸葛亮党羽,他立马将其下狱,避免了动荡;蒋琬等人接班之后,他先是让费祎与其相互制衡,又逐渐亲政。诸葛亮去世之后,他又当了近三十年的皇帝,而且没出什么大错。

在他年少的时候,诸葛亮就曾评价他“天资仁敏”,刘备也曾勉励他,不断提高自己,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刘备眼中,还是诸葛亮眼中,他都是一个合格的蜀汉上位者。这种情况下,刘备又怎会立另他人呢?更何况史料中对于刘理和刘永的记载,非常少,可见他们应该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甚至不及刘禅,如此以来,刘备则更不会废长立幼了。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备明明有三个亲生儿子,一个养子,却偏偏选择了刘禅为继承人,这并非因为他的私心,也不是他为立嫡立长的传统观念所禁锢,他之所以如此选择,即是因为刘禅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也是为了蜀汉的政局稳定考虑。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