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语老师聊天。他说,他读《论语》,论语里多条说到《诗经》,读《荀子》,荀子里也是多处出自《诗经》,《大学》《中庸》等经典没有哪一本书不说到《诗经》的。

我说,《大学》全文两千余字,直接引自《诗经》之句多达12处。《中庸》引用达15处。《论语》中提及引用《诗经》之处达18条,在孔子看来,《诗经》不仅是美的评价标准,更是对学生、官员们测评的一个工具。《孟子》一书中共引用《诗经》之语35处,其中孟子引用原句31处,其他人引用4处。诗经于孟子,是知识储备库,理论来源之一,也是他“与民同乐”观点的起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能让这些人参考的典籍不像今天这么丰富,所以多聚焦在《易》《诗》《书》上。

因为是了解民生,所以,不管是赞扬声,还是抱怨声,甚至反对声在《诗》中都有体现,譬如,战争诗中,赞美诗较多,而表现反战情绪、士兵消极抱怨的诗也有多篇。

那些反对的诗也编入其中,说明我们中国的祖先们自古就有大格局。

中国自古就有圣君圣臣的追求。当皇帝的就朝着圣君目标发展,当大臣的就朝着圣臣方向发展,每个人心中看待事物都有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做支撑。采诗官都是朝廷大官,看到不足,不是去回避,而是去面对,情况也如实汇报给天子。

譬如哪些?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应该很熟吧,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就出自《邶风·击鼓》,这首诗就是一首叫怨的战争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