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一下,無論是日本關東軍還是遠東蘇軍,在各個時期其兵力都是不一樣的。不過二戰時期,從綜合實力看是蘇聯遠東軍戰鬥力更強。
在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地區以後,日本就將其改名爲關東州,並組建了關東軍駐守旅順。此後關東軍規模日益擴大。特別是二戰前期,日本一直趁蘇德戰爭之機北上,爲了對蘇作戰,關東軍一度膨脹到了120萬人,裝備有坦克近千輛,是當時日本最強的一個軍事集團。
後來隨着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的重心逐步南移,關東軍的主力部隊被陸續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關東軍的人數大幅度減少。到蘇聯對日本宣戰時,關東軍已經只有75萬人了,而且部隊質量也越來越差。
同樣的,蘇聯在遠東地區的軍隊數量也並非保持不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遠東蘇軍共有703714人,裝備了火炮1008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188輛,飛機4140架。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蘇聯陸續從遠東地區抽調了不少部隊前往歐洲戰場。不過爲了預防日本進攻,蘇聯在遠東地區又組建了不少新部隊,因此遠東蘇軍的總兵力不降反增。到了1942年7月,遠東蘇軍的兵力達到了1446012人,裝備有各類火炮11759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589輛,飛機3178架。
此後由於日本的威脅日益減弱,遠東蘇軍兵力數量有所減少,不過蘇軍始終保持在110萬人以上。
從兵力和坦克、大炮等技術兵器數量看,雙方都在巔峯時期時,蘇軍佔據優勢。而按照平均數量來看,蘇軍也一直保持着優勢。加上日本畢竟工業底子薄,軍工產業落後,二戰期間其子彈、炮彈產量有限,因此綜合看,遠東蘇軍對關東軍一直保持着優勢。這也是日本一直不敢北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