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夥伴們,春天田間地頭有一不起眼的野菜,人稱“黃鵪菜”,長得很像蒲公英,你喫過嗎。春天田間地頭有一不起眼的野菜,人稱“黃鵪菜”,長得很像蒲公英。

黃鵪菜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在農村路邊、田間地頭、山地,甚至公交車停車站路邊的石頭縫裏,只要一低頭,就能看到黃鵪菜。黃鵪菜是一種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種植物,也是田間地頭一種不起眼的野菜。開花前人們看不到它,開花後,黃色的小花極其低調,瘦長的枝幹隨風搖曳,很快,花又落了,而後果子也隨風飄散。黃色的花兒,白色的小傘兵,同是菊科植物,有多少人把你誤認成蒲公英?黃鵪菜和蒲公英極爲類似,尤其是花朵簡直像得叫人無法分辨。果實覆有一層白色柔軟的絨毛,就像降落傘般在微風中起舞,好像很快樂悠閒的樣子。

春天田間地頭有一不起眼的野菜,人稱“黃鵪菜”,長得很像蒲公英

黃鵪菜,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廣泛生長於山坡、路邊、荒野。別稱毛連連、野芥菜、黃花枝香草、野青菜、黃瓜菜、還陽草等。還陽草的說法,是因該草曬乾後,遇水即可再生長。春天來了,黃鵪菜紛紛從泥土裏冒出油嫩的芽葉。瞧,這一種雜草也許你並不認識,但你若留點意,卻會發現它昂揚自由地,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裏紮根、生長,只要有一點點土,不論是石縫還是牆角或者荒地,它都能尋到生機。春天的時候,黃鵪菜生長速度非常迅速,長到一定程度,會抽出地上莖,有點青褐色,直直地往上長。莖上有的有葉子,有的乾脆連葉子沒有,有的莖會有分支。

黃鵪菜,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廣泛生長於山坡、路邊、荒野

說回黃鵪菜,“黃”是指花的顏色,“鵪”取其小之意,而“菜”是指它曾被當作野菜。至於味道如何,《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此草與薺苣齊生,而味肥俱不如,彼爲膏粱,此爲草芥矣。翦以飼鵝,蓋雞鶩不與爭也。”可見其味道並不怎麼樣。黃鵪菜和蒲公英很類似,尤其是花朵須得細細分辨才能區分開來。都是黃色的舌狀花,果實也是靠風傳播,風一吹就像降落傘般在微風中起舞,悠閒快樂。黃鵪菜開花的時候全爲舌狀花,花冠黃色。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總苞圓筒形,外層總苞片遠小於內層,花序託平。蒲公英的花不也這般兒模樣嗎?不過和蒲公英一葶一花不同,黃鵪菜常常是一葶數花,或者花葶多有分枝。

春雨過後的黃鵪菜,清熱解毒,好喫又解膩

春雨過後的黃鵪菜,清熱解毒,好喫又解膩。春天的黃鵪菜用來做菜,細細地咀嚼,慢慢地品味,不僅沒有一絲苦味,感覺還蠻鮮甜的。每次自家用黃鵪菜做菜的時候,已經多年未加糖,這鮮甜味乃來自野菜本身。又夾一小筷,再細細咀嚼,仍是鮮甜的感覺,不禁大爲放心。食用前首先將黃鵪菜用水燙後,湯留着,菜和湯分開享用。湯頭味苦,菜則蘸鹽巴喫。黃鵪菜性味偏寒,腸胃不好、虛寒體質的人羣最好不要食用。小夥伴們,春天田間地頭有一不起眼的野菜,人稱“黃鵪菜”,長得很像蒲公英,你喫過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