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腦防委辦公室宣傳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腦卒中的康復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大腦必須重新學習因腦卒中而喪失的運動技能。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腦具有驚人的恢復能力,並且能夠在腦卒中後產生適應。

  這意味着,大腦在腦卒中後是有可能恢復機能的,這一點與以前的認識不同。

  然而,恢復手臂的使用確實挑戰很大,這和下肢受卒中影響的情況不同,取得進展康復理療診所的老闆蘇珊(Susan Ryerson)說。

  蘇珊從事腦卒中後遺症康復職業已 40 多年,主要針對患者手臂的康復。

  “但是,你不需只用功能受損的那隻手臂去做任何事情,因爲還有另一隻手臂可用。”蘇珊說:“一開始用的‘好’的那隻手臂做事很容易。因爲,受傷的那隻手臂就會一直不用。”

  但是,因爲儘早對肌肉進行激活對手臂的康復至關重要,所以應該花盡可能多的時間讓手臂去工作,她說。

  一、腦卒中康復計劃

  腦卒中康復計劃需要一個康復治療小組來指導患者。康復治療小組通常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組成。

  他們很會建議採用各種鍛鍊和其他技術組合的治療方案,來幫助手臂恢復。

  腦卒中康復的兩個主要目標是:提高對肌肉的控制能力,減少痙攣的發生。痙攣是指肌肉持續收縮,可導致疼痛和其他問題。

  二、手臂的康復治療

  手臂的康復治療包括:在治療師的幫助下,進行被動運動或鍛鍊;在很少或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主動鍛鍊。

  腦卒中的康復訓練很累。選擇一天中精力比較充沛的時間進行鍛鍊會好一點。請制定符合實際的康復訓練目標。

  三、腦卒中後的手臂拉伸鍛鍊

  拉伸對減少痙攣的發生特別重要。“拉伸不應該作爲藥物的替代療法使用,而是應該作爲康復治療的基本療法,”美國紐約長老會醫院抗菌醫學服務中心主任和物理治療主任醫師喬爾(Joel Stein)說:“腦卒中患者只要能認真地進行拉伸鍛鍊,通常可以控制嚴重的肌肉痙攣。”

  1、拉伸鍛鍊的方法

  治療師會教患者如何進行拉伸鍛鍊。一種方法是,用好的那隻手臂發力去幫助功能受損的手臂運動。這被稱爲被動鍛鍊方法,有助於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用另一隻手臂輔助受損手臂進行拉伸是控制痙攣的基礎,”喬爾說。也可以用好的那隻手對受損那隻手的手指進行拉伸鍛鍊。

  2、拉伸鍛鍊的指導原則

  治療師會指導如何進行拉伸鍛鍊,但也需要遵循以下一般指導原則:

  對殘臂進行最大限度的拉伸運動,每日至少 3 次。

  輕輕拉伸肌肉,略感到不適即可。

  保持拉伸狀態至少 60 秒。

  雖然這些拉伸鍛鍊有助於預防痙攣和其他問題的發生,但其並不能解決主要的損害,即手臂無法控制這一問題,蘇珊說。

  四、腦卒中後需要進行的手臂功能鍛鍊

  反覆用受損的手臂去做事情對腦卒中康復是有益的,哥倫比亞大學內科和外科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喬爾說。

  就像學習樂器時練習音階一樣,重複進行拉伸鍛鍊被認爲是腦卒中康復的關鍵。

  蘇珊博士說,研究人員對大腦的運動控制機制已有了更多瞭解。“他們已認識到,身體的許多運動功能由大腦控制。因此,康復治療的重點已從單純治療手臂的損害轉移到從功能上對其進行治療。”

  1、約束誘導運動療法

  促進手臂功能恢復的一種方法稱爲約束誘導運動療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

  這種方法是:給受損的手臂帶上手套限制其使用,並用其反覆去做一些工作,每天持續幾小時。2001-2003 年在 7 個研究機構進行的 EXCITE 試驗表明,這項技術可改善腦卒中患者輕度至中度致殘手臂的使用功能。這種功能的改善持續了至少 2 年。

  另一項研究表明,這種重複的“強迫使用受損手臂”確實可以導致大腦信息重組,以幫助恢復手臂活動,這首次證明了,大腦對卒中後的強化治療具有可塑性。

  2、約束誘導運動療法的侷限性

  令人遺憾的是,幾乎沒有哪個康復治療中心願意提供約束誘導運動療法,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保險公司不願爲它支付費用,二是接受高強度短期康復治療對許多患者來說很困難,喬爾說:“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運動能力才能進行 CIMT。”不過,長期以來該療法一直在進行改進,目前經過改進的 CIMT 療法已經過很多研究,其中少數研究證明其有效。

  五、蘇珊建議的治療方法

  蘇珊博士對激發試驗中的一些方法進行了改進,以促進受損手臂的使用。

  他讓患者做一些特定的簡易手臂運動,這些運動不需要手進行操作。即使是存在嚴重腦損傷的卒中患者通常也能完成。

  以下是蘇珊博士建議每天應嘗試的一些治療方法:

  用手指握住冰箱門把手,或冰箱抽屜的把手,拉開和關閉冰箱門和冰箱抽屜。

  用受損的手提一個購物袋在房間裏走動,可以往塑料袋中放一點輕的物品。

  把洗好的衣服從烘乾機中拿出來,放在一個小袋子裏。

  搬運一些輕的物品,要用手臂將其抱在懷裏。

  拿一瓶洗手液在手裏,然後把它放在桌子上,再翻過來,這樣重複幾次。

  刷牙時用受損的手來擠牙膏,並用另一隻好的手來刷牙。

  用受損的手開關電燈。

  “重要的是,要讓感官信息進入大腦,以阻止無用循環,”他說。通過觸摸獲得的感官信息可能有助於更好康復。堅持做這些事情也有助於在康復期間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例如,如果需要的話,可以用一隻手拄着手杖,用受損的手拎一個袋子從冰箱取放物品,蘇珊博士說。

  六、腦卒中後的臂力強化鍛鍊

  在過去,對腦卒中患者的臂力強化鍛鍊一直都有爭議。有人認爲,臂力強化鍛鍊對痙攣的肌肉造成了損傷。

  現在,研究表明,對痙攣肌肉進行臂力強化鍛鍊甚至可緩解痙攣症狀。

  最近,一項包含 13 項研究共 517 例手臂輕度至中度致殘的腦卒中患者的綜述研究顯示,用小重量物品、阻力帶和通過滑輪進行臂力鍛鍊不會讓肌肉痙攣和疼痛加重。

  七、有助於受損手臂康復的其他方法

  除拉伸、功能訓練和臂力強化鍛鍊之外,其他一些方法也有助於恢復手臂的功能。其中一些方法和器械的有效性仍有待探索。

  1、主被動雙邊療法

  腦卒中可導致患者大腦兩側失去平衡。主被動雙邊療法是,讓患者用受損的手和好的手一起去做一項工作。

  這可能有助於使大腦兩側協調工作,恢復平衡,如果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很有可能會改善手臂的功能。

  2、節律性聽覺提示雙上肢訓練

  有一種形式的雙邊療法叫做 BATRAC(bilateral arm training with rhythmic auditory cueing,節律性聽覺提示雙上肢訓練)。

  這種訓練也可能有助於腦卒中患者大腦信息的重組。它使用聽覺提示信號來指導患者推拉兩個 T 型杆手柄。可以兩隻手同時做,或者先用一隻手,然後再用另一隻手。

  蘇珊博士在這些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以便患者使用日常生活用品作爲輔助訓練工具。他們可以拿手杖或掃帚柄,或者把毛巾捲成一個圓筒,然後把它推向前面,上下旋轉,從左到右滾動,用它接觸地板。

  3、機器人設備

  作爲機器人制造公司的顧問,喬爾和蘇珊在康復治療工作中使用了各種機械設備,他們認爲這些機械設備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機械設備有助於患者致殘手臂的運動功能訓練,使訓練達到的重複度比常規療法更一致,更可測量,喬爾說。

  這些設備雖未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有可能成爲一種可節省勞動力的輔助訓練設備,他說:“如果能創造出代替標準療法的輔助設備,那麼,改善腦卒中的預後會勝算更大。”

  4、功能性電刺激療法

  功能性電刺激療法是:用電流刺激腦卒中患者受損手臂的神經活性,從而緩解肌肉無力和痙攣症狀。

  蘇珊說,該療法可能有助於讓腦卒中患者打開緊縮的手部。有些設備可以買到,而且使用越來越多,甚至在家也可使用,喬爾說。然而,這些設備目前尚未列入保險範疇。

  5、腦刺激療法

  對健康腦半球進行磁性刺激或直接電流刺激可以降低過度活躍的神經元。這種治療方法有助於恢復腦卒中患者大腦的平衡。

  6、生物反饋療法

  雖然生物反饋療法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該療法可以用音頻或光信號來顯示肌肉是否有活性。這有助於發現更多卒中導致的肌肉痙攣。

  這樣可能會使緩解肌肉痙攣和協調手臂運動變得更簡單。

  *本文內容爲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爲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