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是指一個地區歷經數千年時間而演變而成,一個包含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且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它是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也是目前很多國家都需要極力維護的一個系統。因爲全球化的影響,如今物種之間的區域流通特別快,不少國家都會引進一些物種培育,希望能夠增加本國糧食的產量,但卻可能會因此帶來一個入侵物種,悄無聲息地在野外快速繁殖,壓縮本地物種的生存環境,甚至會引起生態的絮亂,讓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治理,這樣的情況在全球各地都很是常見,就比如澳洲這裏就屢屢出現這樣的情況。

  很多人對於澳大利亞被稱爲澳洲十分不理解,認爲是個島國,怎麼可以稱呼爲“澳洲”,事實上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澳大利亞並非是一個島國,國際上認定島嶼是有上限,但沒有下限的,但這個規定很模糊,大體說起來格陵蘭島以下的都算島,而大於澳大利亞的就可以算作是大陸,所以澳大利亞國土是全球最小的大陸。不過雖然是大陸,但因爲太小,澳洲長期脫離主大陸後獨自孕育的生態系統,因爲自然原因和人爲因素,如今缺乏大型掠食者,所以澳洲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很容易出現物種入侵乃至氾濫的情況,包括澳洲野兔,澳洲野貓都是這樣的體現,所以澳大利亞歷史上經常投入大量的資本治理這樣的情況,據聞治理澳洲野兔耗費的資金就特別龐大。

  入侵物種“水葫蘆”,曾經遍佈中國五湖四海

  從澳洲的例子上就能看出物種氾濫帶來的危害,而我們中國其實也是一個深受入侵氾濫危害的國家。因爲中國積極發展外貿產業,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有入侵物種在中國住了下來,就比如小龍蝦,清道夫魚,加拿大一枝黃花都是這樣的體現。不過中國到底是擁有幾年前文化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中國在治理入侵物種上一直都很有經驗,就比如水葫蘆,就有不少人疑惑這個物種曾經氾濫中國的五湖四海,爲何如今卻很難看到了?

  水葫蘆學名鳳眼藍,是一種水生植物,原產於巴西地區,因爲曾被認爲是“最佳的觀賞植物”,所以已經入侵了世界多國,而我們中國也是如此。中國在20世紀初的時候引進中國,在30年代的時候作爲家禽飼料再度引入內地,不過後來逃逸成野生後,因爲無性繁殖的緣故,水葫蘆廣泛分佈全國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以及西南19個省市,幾乎整個中國長江,黃河和華南各省都有着水葫蘆的存在。不過在如今鳳眼藍普遍大面積的消失,這又是爲什麼呢?

  爲何如今水葫蘆很多都消失匿跡了呢?中國人真的很聰明

  其實這就得歸功於中國人的智慧了,事實上我們國人對治理水葫蘆就只有兩種做法,一個是做飼料。無毒害的水葫蘆其實是作爲飼料的優良原料,在幹物質中有着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纖維,可以用作雞鴨鵝魚豬的飼養上,只要將相對乾淨的鳳眼藍切碎和粉碎以及打漿後,加入糠麩,就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滅殺其中的寄生蟲,所以在國內龐大的養殖業前,水葫蘆也就被大量治理。

  而另一點則是更具水葫蘆的生長習性來進行治理,水葫蘆是檢測環境污染的良好植物,簡單來說如果水中有砷,有汞,鎘和鉛等有害物種後,水葫蘆就能大量繁殖,所以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環保事業後,排放到河裏的工業廢水和生物污水就大量減少,自然水葫蘆也就跟着減少。

  所以如果你如今還看到大量的水葫蘆,多數可以確定這條河並不乾淨,是需要治理的,也因爲這樣的緣故,我們的環保事業能夠更加有序地進行。不知道你如今還見過它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