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和南華大學都是“雙非”高校,而且兩家大學都是經過多所學校合併組建而成,都在走綜合性大學的路線。雖然江蘇大學和南華大學都是工科起家的高校,但是兩所學校的側重點並不相同,江蘇大學主要是以農機爲主;而南華大學則是以核科學爲主。

南華大學和江蘇大學事實上都繼承了名校資產,南華大學是以中南大學的相關專業組建而成;而江蘇大學則是東南大學的相關專業組建而成。區別就在於,南華大學獲得中南大學的基礎之後,始終是自力更生式的發展;而江蘇大學後期又合併了現吉林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部分專業,這就使得,江蘇大學的基礎實力更強一些,而南華大學也要相對弱一些。

南華大學之所以後期沒有合併相關學校的資源,主要是因爲南華大學當時的性質所決定的。南華大學拿到中南大學的礦業專業之後,就在衡陽建校,主要教研領域是核科學,而核科學當時主要是爲了研製原子彈和氫彈爲建立,屬於絕對保密專業,輕易不同外界聯繫,也不希望引起外界重視,自然也就不會選擇過多的合入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

南華大學之所以選擇衡陽建校,主要是因爲當時衡陽是國內核工業基地所致。當時,衡陽的712鈾礦是國內重點鈾礦,全國特快列車都要在大浦站停靠,就說明了其地位之高。而衡陽272廠,更是國內工藝流程完善,能處理各類鈾礦石的大型水冶基地。綜合來看,江蘇大學的綜合實力勝過南華大學一些,這主要是因爲江蘇大學建校班底實力更強一些所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