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遊記 | 我記憶中:峯與樓的故事

原標題:紅色龜峯,旖旎靈韻,留存在我記憶中的卻是:峯與樓的故事

龜峯是紅色的,由表及裏 。億萬年來風雨的侵蝕,其表面的丹霞漸已變成了褐紅,歲月的年輪添加的是厚重,未曾改變內在的初心。當通過展旗峯下的鎖春洞時,那紅彤彤的巖壁或讓你驚歎,如血似霞,似乎還蘊藏着某種頑強的力量......

出了洞口,氣象萬千,別有天地。“湖光山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龜峯湖的藍,藍的純淨,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赤紅的丹霞山被其一擁,而多了靈秀,山襯托着水的柔婉,水映照着山的巍峨,山水纏綿,讓龜峯有了道骨之氣。

點綴其間的亭臺、水榭又讓這仙境多了念想,似乎是夢迴江南,好期待有一靈秀的女子將這寧靜打破,如丁香一般,盤着青絲,從那青石橋上,踏着星星點點的碎步,與我擦肩而過,灑下陣陣芳香......

踏過小橋迎來一片竹林,它的盡頭是桂花園。在山巔綠叢中,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身披寬大僧袍,凝視前方靜靜迭坐,不管四季變換風霜雨雪,不管雲捲雲舒陰晴圓缺,始終守着清風明月。有詩讚曰:“山迴路轉見奇峯,迭坐龜崖一老翁。幾度滄桑眼底過,低眉瞑目聽秋風。”

再往上行,便進入攀爬階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赤紅的崖壁,上面鐫刻着江西第一任省長邵式平題寫的詩《龜峯冬遊》:“大地文章集龜峯,寒冬臘月猶春風。奇嵐如畫迷南北,佳景宜人忘西東。四季桂花香襲襲,幾株橄欖色蔥蔥。登高欲窮千里目,指點江山旌旗紅。”邵式平能文能武,他與方誌敏烈士是同學、摯友。

登臨山巔,一覽衆山小,視野豁然開朗,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峯拔地而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巒峻峭,峯巖秀逸,怪石嶙峋,水碧山清,三十六峯,峯峯奇特。遠眺猶如昂首東遊的巨龜,近瞅儼然夢幻仙境的天堂。這“江上龜峯天下稀”的盛譽的確不是白給的,就連徐霞客遊歷龜峯之後,也曾寫道:“蓋龜峯巒嶂之奇,雁蕩所無”。

轉過一個彎道,眼前突現天然的“壁畫”,這景緻似曾相識,猛然記起了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片尾主旋律“敢問路在何方”響起時,唐僧師徒四人從這壁立萬仞的瀑布水流中蹦跳而過的場景......

那座黃色的“將軍樓”位於一座不起眼的山脊上,起初我以爲是遊客的休息室,後來才知道這二層的小樓大有來頭,是蔣委員長爲部下一位將軍專門修建的,那位將軍從未住過,故稱爲:沒住過將軍的將軍樓。這人是誰呢,有何能讓委員長給他建樓呢?他叫:趙觀濤......

在“將軍樓”對面的山巔上矗立着一座偉岸的山峯,它的形態極像穿軍大衣的方誌敏烈士,這就是著名的志敏峯。......1935年的1月,身患肺結核的方誌敏同志,率部血戰懷玉山,彈盡糧絕,後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被敵人重兵押解到上饒,而審訊他的正是國民黨第8軍軍長:趙觀濤。

趙觀濤爲了勸降方誌敏可謂煞費苦心,他不僅給方誌敏住進了優待室,還經常來與方誌敏“促膝談心”,這些都是徒勞......方誌敏同志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約13萬字的文稿。他堅強的意志和信念卻感化了看押他的獄警,讓這些文稿能保留出來。

1935年 8月6日凌晨,方誌敏被祕密殺害於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終年36歲。方誌敏殉難當天,弋陽龜峯地動山搖,其靈芝峯轟然倒塌,人們相信靈芝峯是爲方誌敏烈士而崩塌的,在墜落的巨石上,刻下“忠魂石”三個字。每年忌日,來龜峯忠魂石前祭奠方誌敏的百姓絡繹不絕。

方誌敏被害後,趙觀濤因肺結核病而提出辭職,委員長得知後,爲安撫趙觀濤,樹自己的威望,特意選定了風景秀麗的龜峯,並從國外進口了水泥,爲趙觀濤造了一棟別墅,爲其養病。也許委員長只看見龜峯的秀美,沒想到這裏是方誌敏烈士的故土,這龜峯還充滿着靈性......

據說將軍樓建成之後,趙觀濤來過一次,弋陽百姓得知後,立馬就組織起了抗議,趙觀濤也深知弋陽龜峯怎是他的養病之所,連夜就逃至上海了......如今,這座“將軍樓”作爲歷史見證保留下來,成爲方誌敏烈士精神不滅的象徵。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龜峯靈韻十足。龜,古與龍、鳳、麒麟並稱爲四靈,古人謂可以知吉凶,視之爲祥瑞。在這四種瑞獸之中龜和人類最親近,其它三種可能就是傳說。漫步在龜峯山中,眼中是“無山不龜,無石不龜”的奇景,體會的是龜與世無爭的秉性,似乎心境都變的豁達了。

龜峯不高,卻很神奇;景色旖旎,卻很低調,以至於很多人都沒來過這5A級的紅色龜峯,或許它秉承了神龜的:老成溫厚、萬事不爭的特性,但是金子總會發光,“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盡塵光生,照破山河萬物。”

就要和這靈韻的龜峯說再見了,忍不住再回眸看它一眼,留在我記憶中的不僅僅是那些千奇百怪的龜,那座偉岸的峯和黃色小樓的故事,將永存在我心底。

作者簡介:博美王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青雲計劃旅遊領域外部評審團成員, 微博粉絲60萬+,入駐多家***,多家旅遊平臺,航拍手。

來源:龜峯景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