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信證券表示,過去一年華爲在IC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研替代或非美供應商切換,而製造端華爲仍高度依賴臺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件仍被美國廠商壟斷,因而成爲美方重點施壓方向。中信證券指出,國內半導體板塊核心邏輯是十年維度的自主可控,除中芯國際等芯片製造企業外,還可關注國產替代相關設備、材料、設計公司。

科技股在經歷了一季度的一波三折後,4月以來4只半導體類ETF漲幅均超26%,其他科技類ETF也漲勢喜人。

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計劃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美國境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

面對“卡脖子”,半導體國產化替代的呼聲再度高漲。

這是否意味着久違的科技股行情慾歸來?

科技類ETF全線反彈

在年初的科技股行情中,半導體板塊是當之無愧的龍頭板塊,本輪科技股反彈,半導體再次一馬當先。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4月以來半導體類ETF包攬A股ETF漲幅榜前四名。具體看,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上漲27.14%,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的漲幅也分別達到27.02%、26.98%,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亦上漲26.96%。

除了半導體類ETF,電子、通信、信息技術、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車等相關ETF表現也十分突出。

其中,天弘中證電子ETF上漲18.71%,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分別上漲18.15%、17.78%,中證500信息技術指數ETF、華寶中證醫療ETF也分別上漲17.22%、16.77%。

此外,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平安中證人工智能主題ETF、華夏中證人工智能主題ETF、景順長城中證TMT150ETF、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富國中證醫藥50ETF、廣發中證全指信息技術ETF等科技類ETF的漲幅也都超過14%。

關注國產替代

美國限制升級,從華爲供應端到海思芯片端。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計劃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美國境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具體來說,華爲及其被列入實體名單中的分支機構,基於管制清單中的美國軟件及技術生產的直接產品,與使用美國境外的管制清單中半導體設備所生產的基於華爲設計規範的直接產品,在向華爲及分支機構出貨時,都需要申請許可證,相當於是對2019年5月17日將華爲納入實體名單的進一步升級。

華爲的受損將會波及更多產業鏈上的公司,美國東部時間週五,美股科技芯片股全線下跌。

臺積電下跌4.41%至49.80美元、高通股價下跌5.13%至75.77美元、美光下跌2.89%至44.41美元、英特爾下跌1.35%至58.28美元、泛林下跌6.38%至251.84美元、應用材料下跌4.39%至52.04美元。

中信證券表示,過去一年華爲在IC設計端已基本實現自研替代或非美供應商切換,而製造端華爲仍高度依賴臺積電,且上游半導體設備、EDA軟件仍被美國廠商壟斷,因而成爲美方重點施壓方向。

中信證券指出,國內半導體板塊核心邏輯是十年維度的自主可控,除中芯國際等芯片製造企業外,還可關注國產替代相關設備、材料、設計公司。

科技股行情不只半導體

科技類ETF漲幅這麼多,行情結束了嗎?在基金經理看來,從未來幾年的維度看,科技股的行情遠未結束,5G和新能源是兩條重要主線。

某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科技股未來幾年的景氣度依舊是向上的。隨着海外很多國家的疫情達到高點,並逐步進入復工復產階段,偏外需類科技如消費電子、電動車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整體看,未來幾年科技股投資主要兩條主線,一是5G,包括消費電子、傳媒裏的內容、計算機、雲以及半導體。二是新能源,包括電動車、光伏。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則表示,二季度依舊是科技股的佈局良機。今年以來科技股行情可謂一波三折。首先是受益於科技景氣週期上漲,並在國內疫情出現後成爲資金配置的首選,甚至一度出現估值整體偏高,但隨着海外疫情爆發和外圍股市熔斷,科技股出現了大幅回調。站在當下,雖然科技股有所反彈,但一些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科技股仍存在投資機會,這些個股估值雖然不算便宜但也處在合理區間,建議關注產品最終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科技股。

入市投資謀增值,開戶就選廣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