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前不久,電視劇《民國奇探》熱播。伴隨着豆瓣7.2分,張雲龍飾演的“喬四爺”一角也收穫頗多好評。 該劇收官時,不少觀衆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對他的喜愛和不捨。 在劇中,他被稱爲“男人中的男人”,如觀衆所言,他正直堅韌,面對外敵兇狠霸氣,對待朋友耐心溫柔。 不論是武戲, 還是文戲, 張雲龍都把演技在分寸間拿捏得穩妥。網友評論張雲龍演技 實際上,這並非張雲龍第一次塑造“硬漢”類角色。 在去年上映的電影《特警隊》中,張雲龍搭檔凌瀟肅、賈乃亮共同演繹了一場血脈方剛的動作大戲。爲演好特警,張雲龍和演員們一起進入特警總隊,用同喫同住同訓來親身體驗。成片動作戲效果自然不俗,可惜的是,影片口碑卻褒貶不一。 除此之外,在現代都市劇方面,他亦有多種風格的表現。 在《傲嬌與偏見》中,張雲龍飾演了“傲嬌”富二代朱侯。 在《親愛的翻譯官》中,他飾演了家庭條件優渥的實業家王旭東,玩世不恭又陽光單純的性格頗爲討喜。主持人何炅評價他,“雲龍是個心思細膩、認真的人,他眼神很多情,努力又上心,其表演超出預期,也很驚喜。” 此次,《中國電影報道》的《仰望——青年演員致敬平凡英雄》特別節目採訪到了演員張雲龍,他坦言,十分敬佩災難中逆行而上的英雄,也分享了自己扮演“英雄”類角色的感悟。 一路成長,張雲龍不懼角色的多樣挑戰,對待表演,他初心不忘,以“自律”克己。談及往日艱難歲月,也總將“努力”二字掛在嘴邊。 面對鏡頭,他不急不緩的述說,亦透着堅定與穩重。 (以下爲張雲龍口述,由筆者整理) “臨場反應的決斷來自日復一日的訓練” 因爲拍攝《特警隊》,我瞭解到特警這個職業。爲了保護人民,他們總是逆行而上、衝在一線,這雖然很危險,但也很英雄。爲了演好特警,進組前,我們每天都進行訓練,那時以爲很辛苦,但實際上,真正的特警們一年365天都是如此。他們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意思就是每天不停訓練,都是爲了“那一時”。遭遇危險時,他們必須作出最正確、最迅速、最果斷的決定。這個決定從哪兒來?就是從平時的訓練中來。所以,訓練過程必然是高壓的。畢竟危險來臨時,雖然有所謂的防彈衣和護具,但四肢、面部都無法被完全保護,依然會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除了《特警隊》,很多動作戲的表演也會需要這種臨場發揮的“決斷”感。其實,特警也好,消防員也好,包括醫生也好,他們都需要專業能力去解決困難。我們普通人只需遵守秩序就是幫忙,比如疫情之下,大家就老老實實地待着,別往外亂跑。如果有機會的話,未來我想演運動員,我認爲在賽場上爲國爭光也是英雄。我以前練足球,有過運動經歷,知道那段拼搏的日子是怎麼過來的,所以我去演運動員的話,會有體驗感。“鎖定目標,就去拼搏” 以前有段時間,我對事業特別“着急”。我總希望能儘快接到很多好角色,找到優秀的劇本和團隊,但同時又會發現現實情況難以達到預期,於是就會陷入焦慮。但我也只能告訴自己,先把焦慮放到一邊,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上面,比如學一些新技能,補充專業知識,過段時間再回過頭來看,就會發現,當初想要東西,會慢慢向我靠近。 在心態上,我會暗示自己,“你是最棒的,不要放棄,繼續加油”,然後不斷地看書、看片子、學習劇作,還會去跟很多前輩聊天。 讓自己充滿力量,就是繼續前進的動力,不論什麼境遇,唯一不變的就是告訴自己,“不斷努力就對了”。 決定考電影學院時,也並不容易。因爲以前踢足球,文化課被落下不少,後來爲了考上電影學院,就必須得好好學習,考過分數線。那個時候我每天早上8點開始上課,下午5點下課,然後喫個飯再去上課,上完課回家接着複習,每天只睡四個小時。 就這樣週而復始地學習了差不多三個多月,終於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報。 靠着那次成功經驗,後來我總是鞭策自己,要越來越努力。如果要給現在的年輕人建議,我就會說:堅持自己的想法,選好要走的路,一旦鎖定目標,就去拼搏吧! 希望大家都可以實現目標和理想。從最初的焦慮無措,到不斷充實自己,塑造多樣角色。張雲龍用經歷詮釋,越努力越幸運。如他所說,“去拼搏吧!”未來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