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在专用手术室为孩子进行手术,。孩子误吞异物,。

原标题:广西3岁女孩误吞异物,卡在气管与食管交接处,这东西很多家庭都有

很多家长都遇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看到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

不管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

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

因为异物会卡在喉咙里,食道里,

甚至顺着食道进入胃部,

这样很危险!

近日,

梧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就接诊了一名误吞硬币的3岁小女孩。

梧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陈艳斌医生说,

当天中午12点,

他们接到急诊科的电话,

得知一名小女孩误吞了一枚一元硬币。

通过拍摄X光片,

他们看到小女孩吞食的硬币直径大概有2厘米,

占到了小女孩颈部的三分之一。

梧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副主任陈艳斌说,

因为这个硬币非常靠近气管的开口,

他们特别担心这个气管异物一咳出来之后,

堵在气管,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

这名小女孩被送至医院时 ,

已经出现了轻微呼吸困难的症状

对这种特殊的情况,

医生决定为小女孩开通绿色通道。

在接诊后约10分钟,

为小女孩拍片确定硬币位置,

很快也做好了取异物手术的准备工作,

经过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

这枚“惹事”的硬币被顺利取出。

经过一晚上的留院观察,

小女孩顺利出院。

小女孩出院之际,

她的父母还留下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让医生感到很欣慰。

幸好没有危及孩子的生命,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像这样惊险的事真不少。

近日,

广东珠海一位9个月大的孩子,

就因为误吞东西,走了一趟鬼门关.

据图片显示,

一颗硬币大小的圆状物堵塞在

婴儿食道的入口处,

看起来相当危险!

这个圆状物到底是什么?

原来,

这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 纽扣电池

医生介绍,

纽扣电池和普通异物非常不同,

它具有烧灼腐蚀性的特点,

短时间就能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

制定完周密计划,

医生在专用手术室为孩子进行手术,

他们在手术中发现,

幼儿食道入口处粘膜已经出现

大片烧灼腐蚀,

此时距幼童吞下电池才过去几个小时。

经过十几分钟的努力,

医生成功把腐蚀的大号纽扣电池取出,

手术顺利完成。

不过医生提醒,

这类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期接受观察,

防止其他并发症发生。

“比如说食道烧伤后形成的斑痕,

以后有可能会形成狭窄,

狭窄以后会导致孩子吃不了东西,

所以我们跟儿科的医生都跟病人做了交代,

下一步还需要继续观察。”

据幼童家属介绍,

这颗纽扣电池原本是装在遥控器里的,

那为何好端端的孩子会把它误吞下去呢?

医生猜测,

可能是婴儿咬开之后误吞的。

同样误吞电池的还有

山东滨州市阳信县1岁半

小男孩贝贝(化名)。

近日,

山东滨州市阳信县1岁半

小男孩贝贝(化名)完成

第2次食道扩张术后,

从滨医附院儿童重症科(PICU)病区出院。

3月5日上午,

独自在房间里玩耍的贝贝

把一节7号电池放进了嘴里,

在隔壁房间的家人

突然听到“砰”地一声响,

继而是孩子尖锐的哭声。

图:摄图网 非新闻图

家人急忙赶过来,

看到的孩子嘴里冒出白色的烟雾,

口腔内大量黑色的粉末混合着鲜血,

旁边的地板上有一节7号电池的空壳,

电池负极的金属片不见了。

家人赶紧带着孩子赶到滨医附院,

立即进行急症手术,

术后被送至PICU病区继续进行治疗。

在后期检查中,

发现孩子 消化道的损伤严重

又召集口腔合并外科、耳鼻喉、

头颈外科以及烧伤科等

多学科专家一起进行会诊。

经过多次治疗,

目前贝贝已经出院回家。

小孩子总是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

但往往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东西

对他们来说却是致命的

孩子误吞异物,

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非常关键,

要掌握三要三不要原则。

也就是 不要用手抠,

不要强行推下,不要催吐;

要赶紧采取 海姆立克急救法

要用最快的时间去医院,

要观察孩子的大便,

发现异物才能完全放心。

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示↓↓↓

最后,圈妹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

带孩子万不可马虎大意,

家中一些常见的小玩意,

都有可能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

点个

✍内容来源:广西新闻频道、梧州台、广东公共DV现场、齐鲁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