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璉讀完了小學,老師也說要好好培養,父親就是拿不出錢,硬逼得兒子無法深造了。因此,有人說:跟胡璉去打仗,勝敗誰也料不定。

(陳冠任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
胡璉在國民黨中是一個怪才,甚至一度被同僚譽爲“國軍第一大怪才”。
胡璉怪在哪裏?
先說他的出身怪。
胡璉1907年生於陝西省華縣一個貧寒農家。父親務農,還替人打短工。母親叫王富女,名字很富,其實是王堡子一貧農女兒。這樣的家庭,胡璉應該很可能後來參加革命,他一到黃埔軍校,卻就參加了多是富家子弟雲集的孫文學會——並且他一個名字,就叫“胡從祿”——誰有錢,就跟誰。
胡璉的第二怪是會讀書。
胡璉兄妹三人,一個兄長,一個妹妹,唯獨只有他一人讀了書。他先在村私塾讀,13歲上華縣高等小學,成績十分優異。1925年小學畢業時,參加全省會試,名列前茅。同學給他取外號叫“鬍子奇”。
他的第三怪,是擇業怪。
胡璉在會試中考得第一名,喜得老師劉淼特地跑到胡家,對他父親說: “你家俊儒(胡璉)是個好苗子,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有出息!”
可是,胡家偏偏沒錢。胡璉讀完了小學,老師也說要好好培養,父親就是拿不出錢,硬逼得兒子無法深造了。
結果,母親說:“你去私塾當老師吧!”
胡璉說: “家八五斗糧,不當猴兒王。”
母親又說:“那你就去學做生意。”
胡璉回答:“我不是那個材料!”
母親又說:“你到大戶人家去當管家。”
胡璉又說: “那是替人當奴僕,不幹!”
這幾乎把老孃氣得要哭了:“花這麼多錢供你讀書,你現在啥都不幹,本都收不回來了。”
胡璉對教書、做生意、當管家都沒興趣,其實內心有想法,認爲當兵“威風”,想去從軍。結果,說到做到,去河南投了軍,在國民二軍馮子明旅當了一名文書。
第四怪是他的婚姻。
胡璉在馮子明旅幹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沒出息,於是又決定去報考南方的黃埔軍官學校。
可是,黃埔軍校在廣州。他竟然窮得連路費都拿不出。結髮妻子吳秀娃也下了大決心,賣掉了新婚孃家作嫁妝的首飾,還不夠,又把孃家即將成熟的青苗賣掉,湊足盤纏,讓胡璉上了路。
吳秀娃送夫從軍後,在家盼着夫貴妻榮,沒料到胡璉才當了個連長,就爲了娶團長曾粵漢之妹曾廣瑜,把她休了,白日夢都沒做就當了寡婦。
這個曾廣瑜從吳秀娃懷中奪了“金龜”,連生三個兒子,滿以爲從此幸福滿滿,又不料老公竟和她的堂妹曾廣仙好上了,結果,又被離婚。
胡璉與曾廣仙又連生了五個女兒。
第五怪是勝敗參半的戰功。
有人稱胡璉爲“國軍之狐”。說他是“狐狸”,不是會打仗,而是像狐狸那樣狡猾,最會開溜。
在軍旅生涯中,胡璉的的成名之戰,有兩戰,一是抗戰中的石牌要塞之戰,胡璉一舉成名;可他接着又在淮海戰役中把一個兵團打光,隻身逃出,臭名遠揚;一是解放戰爭後期的金門戰役,他率軍救援,保住了金門島,再次揚名;可兩年後,他又在東山島與金門的中共指揮官葉飛一戰,損失蔣軍三分之一,被蔣介石撤職,再次臭名遠揚。
因此,有人說:跟胡璉去打仗,勝敗誰也料不定!就像今日給他當老婆,明日還是不是,一樣沒把握。
儘管如此,胡璉後來還是官至陸軍副總司令,併爲國軍一級陸軍上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