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在手機上聊個天

  需要幾個步驟?

  解鎖-打開微信-找到對話框-開始聊。

  現在請你閉上眼,

  把以上動作重複一遍。

  成功了嗎?

  還是這個流程

  請你打開手機設置中的無障礙Talkback功能(Android)

  或旁白功能(iOS)

  簡單學習一下使用方法

  然後閉上眼,再試一次

  感覺如何?

  剛剛你體驗的這個功能,是視障用戶使用智能手機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中國,包括1800萬視障人士、2700萬聽障人士在內的殘疾人數量是8500萬(2017年數據),這意味着你身邊大約每17個人中就有一位無障礙功能的用戶。

  他們和你一樣,努力工作、認真生活,有的熱愛數碼,有的喜歡追星,沒事兒刷刷劇,日常段子手。

  雖然多了一些侷限,但手機和各種智能設備,正成爲他們的眼睛、耳朵、手和足。

  今天是全國助殘日(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我們把他們和小米的故事說給你聽。

  01

  一封來信

  2015年11月18日,小米社區有位叫“清冷的刀鋒”的用戶發佈了一個帖子。這個帖子有點特別——特別長,五大部分,涵蓋前言、詳細反饋與建議、總結、結語和備註,圖文結合,一共有6000多字。它的標題是“MIUI7讀屏軟件無障礙反饋報告”,作者是一羣視力障礙的小米手機用戶。

  刀鋒是這篇報告的發起人。

  早在2013年,他就在小米社區發過無障礙功能建議帖,帖子發出即有小米同學聯繫了他,bug很快被修復,刀鋒既欣喜也有點意外,“發帖的時候確實是很期待有回覆,但也沒抱太大的期望,畢竟這個需求聽起來很小衆。”

  彼時,智能手機已經開始普及,但對視障羣體來說,大部分的智能機並不能用,這倒不是因爲技術實現上有什麼困難——當年的iOS和Google原生安卓系統都已經配備了輔助視障用戶使用的屏幕朗讀功能,只是國內廠商在定製安卓UI時常常直接將這一功能部分或者完全閹割。MIUI是爲數不多完整保留了這一功能的系統,但說實話,直到刀鋒發了帖子,大家才意識到原來真的有視障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手機,bug修復之後,這個功能慢慢真正可用起來。

  這次反饋的成功試水給刀鋒和“盲人安卓愛好者”社區的MIUI用戶們開闢了一條新的路。15年底,刀鋒要發建議帖的想法在數碼愛好者們中得到了熱烈響應,近十人的小組歷經半個多月的測試、驗證,整理出這份完整而詳實的報告。

  報告發出之後的反響出乎意料地好,回覆之中,還有小米聯合創始人洪峯(洪幫主)的留言。

  圖片:洪幫主的留言

  小米無障礙,起航了。

  這個帖子作爲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它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一起成爲了小米無障礙代代相傳的故事。

  海鑫的第一次認知刷新就是因爲這個故事。海鑫是現在小米無障礙小組的產品經理,剛剛接手這份工作時他對無障礙並沒有概念,這個帖子的故事是他的無障礙“第一課”。

  圖片:海鑫

  正式進入工作,海鑫開始真正瞭解這個羣體。

  02

  想象 v.s. 實際

  首先被打破的刻板印象是殘障羣體本身的形象。

  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沉默而敏感嗎?是否隨時需要幫助?視障人是不是特別依賴收音機?

  海鑫記得第一次和視障用戶溝通,就被對方飛快的打字速度震驚。

  越接觸,就越瞭解,也就越脫離想象和誤解。這羣用戶從符號化的存在,逐漸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有的活潑頑皮,有的思維縝密,有人喜歡搶紅包,有人熱愛買買買...總之,除了視力上多一些侷限,他們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

  從想象到實際的第二個轉折點,是瞭解這個羣體的真正需求。

  運營同學海月和海鑫差不多同一時間加入無障礙小組。現在的她日常活躍在一個近500人的用戶QQ羣中,對用戶的反饋能迅速理解和反應。

  圖片:海月

  入職之初,海月也經歷過“有點懵”的時期:視障朋友爲什麼會對手機壁紙有需求?他們爲什麼也要用拍照和相冊的功能?他們看電視是做什麼呢?

  當放下這些固執的印象,把“我們”和“他們”的界線抹掉,海月發現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的需求其實是多麼自然而然。

  一位用戶會把去世妻子的照片設置成手機壁紙;一位媽媽想要記錄女兒成長的每個瞬間;有人想要和朋友一起看電影;有人想要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有人想要知道新鮮事...

  和世界保持連接,和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這些需要並不因爲眼明與否而受影響,也不應該因爲視力障礙而被剝奪。

  海月在一次演講中說,“有時候我覺得與其把人分爲明眼人和視障人,不如分爲想或不想和手機和互聯網生活的人。技術對想要使用手機和互聯網的人應該一視同仁。”

  在18年底的一次視障用戶座談會上,海鑫受到了同樣的觀念重塑。想要通過座談會挖掘用戶需求的他並沒有收到想象中五花八門的特殊提案,而是一個振聾發聵的回答:“我們沒什麼獨特的需求,我們的需求就和你們的一樣。”

  這個回答來自王老師——資深用戶王慧。

  王慧一直是打破人們刻板印象的那個人。他是蘭州大學歷史上首位盲人學士,也是天津首位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視障人士——你以爲視障人甚至非視障人都很難完成的事情,他都做到了。

  圖片:小米家宴,這熟悉的背影,是誰在加王老師微信

  十年來,他一直在堅持幫助視障用戶使用智能手機和設備。熟稔各種數碼產品的他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

  一種是爲殘障羣體“定製”產品,比如做一個擁有特殊物理按鍵或者盲文點顯器的盲人手機。

  另一種則更體現包容 (inclusion) 的理念:如果人和人的需求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視障用戶真正需要的只是一臺對他們來說使用友好的普通手機。做到這一點其實不用費多大功夫,只需讓手機本身的輔助功能適配各個應用就可以。

  03

  該怎麼做?

  在技術上,這並沒什麼困難,任何一位合格的開發者只需要一兩個小時的學習就可以上手。很多時候,無障礙相關的開發也就是多幾行代碼的工作量。

  更挑戰的是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理解現有產品在使用上的問題。

  解決這一點,首先需要“沉浸式”體驗,去感受使用者的感受——閉上眼睛,或者塞住耳朵,像文章開頭那樣,嘗試去操作設備。一次短短的體驗也能勝過千言萬語。

  但這當然還不足夠,複雜和豐富的使用場景中可能隱藏着各種問題。好在,通過獲得直接的用戶反饋發現這些問題,幫助改進產品,這個機制對小米同學來說並不陌生。

  在海月之前,和用戶打交道最多的是前一任運營同學薛康(大家更習慣叫他的網名“胡楊”)。現在500人大羣中最初的那批用戶,就是薛康從小米社區的反饋帖中一個一個挖出來的。

  圖片:薛康

  剛接觸無障礙的時候,薛康不僅惡補無障礙相關知識,還把小米社區幾年來所有有關的帖子刷了一遍,甚至“潛伏”到各大視障用戶社區裏去了解盲人的使用需求和問題。

  “有一次他就被認出來了,我說你這個潛伏工作沒做好啊。”幾年過去,火影說起這件事兒來還是覺得又有趣又感動。

  火影也是一位資深用戶。

  在反饋問題這件事兒上,火影是老資格——當年那篇長帖就有ta的一份力。火影說自己像在捉蟲子,把有障礙的地方一點一點幫忙找出來。

  圖片:火影,和火影的建議

  捉蟲子捉得多了,其他用戶覺得火影能把問題說得更明白,常常都來找ta反饋,火影再把這些問題“翻譯”給海月和海鑫。

  在MIUI早期的一次更新中,曾經有非視障用戶對“盲人模式”提出過異議,擔心這個功能佔用內存,認爲實際用處不大——自然又是不瞭解造成的誤會。在視障夥伴的建議下,這之後的MIUI用“無障礙優化”替代了“盲人模式”的表述。讓火影開心的是,社區裏其他用戶的理解也慢慢多了起來,有時候ta發言,還會有可愛的明眼人朋友幫着@工作人員。

  表述的轉變也代表着理念的更新——無障礙設計並不是爲某個羣體需求進行新的定製,而是發現現有系統中的bug,這些bug就像我們日常遇到的各種bug一樣,需要被修復和優化而已。

  事實上,無障礙設計常常不只惠及殘障羣體,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路邊的斜坡是爲肢體障礙人羣設計,卻能在你拖着大箱子的時候幫上忙;鍵盤的前身打字機是爲了讓視障人寫出工整漂亮的字;Email最初是幫助聽障人進行書面溝通的工具,等等。

  真正的無障礙設計其實是普惠設計。

  錄像模式的語音轉字幕功能,不僅適合要製作影片的用戶,也極大幫助了聽障用戶;電話自動回覆功能,不僅幫你接住開會時的電話,也可以成爲聽障外賣小哥送餐時的神器;掃地機器人,既是懶人福音,更是肢體障礙和視障用戶打掃時的得力助手...

  每一個普惠設計的出現,都是一次向平等的進步——這是生活體驗的真正平等。

  04

  感動是互相的

  創造這種平等的過程也同時製造了一個良性循環。

  對無障礙用戶來說,智能的介入讓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採訪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提到了“萬能遙控”的例子。控制空調這麼一件小事對視障用戶來說一度是個大難題:每一次空調的開關、調溫度、風速,都得靠記憶來判斷操作的結果,而一旦有其他人使用了遙控,所有的信息就被打亂了。薛康和開發小夥伴一次偶然的嘗試,給手機上的萬能遙控適配了屏幕朗讀標籤,用戶在每一次操作(調整溫度/風速)之後,手機都會提示當前溫度/風速的狀態。這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像是給視障用戶帶來了一雙眼睛。

  無數像這樣,對別人來說從“好”到“更好”的體驗提升,對無障礙用戶來說,卻是從“不能”到“能”的質的飛躍。王慧用”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來形容這之間的區別。

  在大羣裏,常常有人提到“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海鑫清楚地記得《梧桐樹》(一部展現殘障夥伴日常的紀錄電影)觀影后的交流活動中,影片主人公聽障女孩李聰試用小米聞聲demo的全神貫注,“她就那麼一直盯着屏幕看,特別開心”,那一刻,從零孵化出這個產品的海鑫成就感爆棚。

  圖片:《梧桐樹》觀影交流

  把用戶帶到開發者面前,這樣的活動觸動了很多小米同學——當無障礙不再是列表上的需求和數字,而是一個個真實的人,更厚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做無障礙這件事對薛康、海月、海鑫,還有來不及接受我們採訪但一直奮鬥在推動無障礙一線的朱汐(上文觀影活動的發起人)這幾個小夥伴來說,早已經超越了工作職責本身。一年多前調崗離開無障礙小組的薛康,現在依然每週跟“鑫月組合”碰上幾回,常常在羣裏和用戶老友們討論。

  每一個來自使用者的點贊和感嘆,都是比“考覈”更有力量的激勵。

  就像海月的一個簽名“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做無障礙並不容易,他們最大的感觸卻是“值得”。

  七八年前,刀鋒對未來生活有過一些暢想——科技帶來極大的便利,回家之後有機器人幫你開門、開燈、開空調...

  美好的是,在今天,這些已經全都實現了。

  想象未及之處,也有持之以恆的耕耘。這些耕耘之中,是一個個微小而實在的進步,就像備受喜愛的“萬能遙控”一樣,每一個樸素的功能背後,卻寓意着深刻的改變——它們讓每一個人從我不能,到我能。

  這也是無障礙路上的每一個夥伴對未來的願景:創造適合的環境,讓所有殘障夥伴,都能自如地生活、學習和工作,全面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

  雖然這條路還挺長,但一羣人一起,一定可以走得更遠。

  讓我們一起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並即將發生。

  圖片:小米無障礙進入2.0時代

  小米無障礙已經進入2.0時代,瞭解更多:

  小米願無償分享開發經驗,和全球科技公司共同努力,推動無障礙的全面實現。如果你對無障礙設計感興趣(無論你是否是小米同學),歡迎聯繫:

  “從100到 ∞”

  “從100到∞”是由互聯網一部小米社區與企業文化組聯合出品,以米粉羣體爲對象的採訪活動,每月我們都將邀請出幾位資深的米粉進行採訪,從不同的主題與側重點,展現米粉與小米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繫,以及小米公司獨特的米粉文化。

  “從100到∞”這個名字與米粉是緊緊綁在一起的,其中的“100”指的便是小米誕生初期的100個夢想贊助商,而“∞”則是在小米近10年的成長當中,不斷壯大的米粉們,米粉文化自小米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牢牢地刻在了小米的印記當中,這是小米僨張着的血脈,也是小米跳動着的心臟。這些充滿夢想與熱情的面孔,陪伴、見證了小米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而在未來,也必定會有更多的米粉加入到小米大家庭,一起發揮無窮大的力量,陪小米走過一個又一個燦爛的十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