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无疑是历史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系统记录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局面形成、发展到最终结束的全过程。应该承认,这种诸侯纷争、生灵涂炭的惨剧,不是单纯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的责任,但如果非要找出始作俑者来承担责任的话,那么董卓无疑是最无争议的一位。

董卓是汉末动乱首恶,袁绍则是帮凶

因为东汉朝廷最后的威严和体面,实际上就是董卓霸京师时一把扯掉并踩在脚下狠狠蹂躏的,随后才有了十八路诸侯起兵争天下等是是非非。也许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和现代影视剧中,董卓都是最大反派和天下头等恶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评价董卓之凶狠残暴,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可董卓再残暴,毕竟只是地方军事将领,官职也仅仅是位列九卿之下的前将军,他能够率军进占京师,实在离不开另外两个人的不懈努力。一个是汉少帝的舅舅、外戚集团的首领——大将军何进;另一个是出身四世三公、士大夫家族的代表——袁绍,他也是后来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一度是全国最强大的实力派。

何进、袁绍因为私人情谊招西凉大军入京

当时,汉灵帝刚刚驾崩,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与代表宦官势力的“十常待”之间斗争日趋白热化,此时袁绍正在何进身边效力,于是趁机献计,召董卓带兵进京,以作为诛宦官的助力。当时的董卓通过连年对西羌作战,已经征募和组织起一支以“湟中义从”等彪悍羌胡战士为主的西凉大军,并利用10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只对自己忠诚的私人武装。汉灵帝临死前几次下旨,要将董卓调离,但始终未能如愿。

如此桀骜不驯、以至于皇帝都无法征调的军阀人物,袁绍和何进竟敢放入京师。袁绍这方面,是因为董卓曾在其叔叔袁隗身边担任佐官,是在袁家的帮助下才真正走上仕途的,算得上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何进这方面,除了袁绍的推荐,也因为董卓的弟弟董旻此时正在洛阳担任奉车都尉,而且与何进部曲吴匡、张璋等人关系密切。屠户出身的何进根本不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错误的把私人交情也算作了忠诚的一部分。

何进死后,董卓获得京师驻军投效

可惜,何进并没有活到董卓大军进京那一刻,他因为轻信了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孤身入宫觐见,结果被宦官们乱刃分尸。随后,袁绍又带着众党羽入宫,将大小宦官斩尽杀绝。东汉朝廷最强的两股力量——外戚和宦官集团双双在内斗中同归于尽。更要命的是,不光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何进死了;何进的弟弟、偏向宦官一党的车骑将军何苗也被乱军杀死。

至此,大汉都城内已经没有凌驾于董卓之上的军事统帅了。很快,何进旧部吴匡等人率部集体投靠了董卓,使西凉军团又接收了十余万精锐的京城驻军,董卓也从割据西凉偏远之地的地方将领,转变成手握重兵的大军阀,向最后掌握东汉最高权柄,迈出了关键一步。可怜的袁绍虽然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在京城以外“门生故吏遍天下”,但在洛阳城内仅是区区一名校尉,麾下勉强能凑出1万兵马,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

袁绍家族在京城者,尽数被董卓诛杀

袁绍原本期望的所谓“旧主之谊”更是丝毫未起作用,董卓非但没有记住自己是袁氏一族的门生故吏,反而将袁氏一族当成了自己的爪牙,擅自废立皇帝时,“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后来,袁绍等人逃出京城起兵讨逆,董卓干脆“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不知此时,袁绍及其背后的袁氏一门,会不会为了当初的选择而悔恨万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