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可投新三板基金持續上報 公募加強投研建設)

公募基金獲准投資新三板精選層後,動作不斷。繼首批6家基金公司率先上報可投資新三板的新基金之後,近期又有基金公司接力上報相關產品。

不過,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基金公司對新三板業務的態度已形成分化,原本有業務基礎的公司積極性高,有些公司則選擇暫時觀望,投研能力成爲制約未來業務發展的關鍵。

可投新三板的新基金持續上報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在籌備可投新三板的公募基金。4月20日,博時、南方、富國、萬家、匯添富、招商等6家基金公司第一時間上報了可以投資新三板的公募基金,在產品投資範圍內增加了新三板精選層,近期陸續又有基金公司上報此類公募基金。

5月15日,工銀瑞信基金上報工銀瑞信創新精選混合基金,該基金或將參與新三板投資。另據業內人士透露,華夏基金也有意佈局可投新三板的公募基金。

一位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經參與了股轉中心的系統測試,爲未來參與新三板投資做準備。據其透露,目前包括私募在內的不少機構都對新三板及創業板打新感興趣。“很多機構都有投資新三板公募基金的需求,目前相關細則未定,還處於前期溝通階段。待新三板精選層打新規則出臺以及相關公募基金正式獲批,機構客戶才能參與。”

“市場對新三板打新抱有較高預期。參考科創板規則,首批新三板精選層上市企業資質應相對較好,公募基金在新三板打新上也會具備一些優勢,投資新三板對基金公司而言也是新的業務機會。”上述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說。

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究新三板業務以及產品模式,對新三板打新等業務比較有興趣。此外,老基金要參與新三板打新需要申請變更註冊,正在研究如何參與,不過未涉及產品層面。

不過,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反饋,目前所在公司未上報新三板相關基金,暫時觀望的原因在於投資新三板所需要的流程制度、投研人員以及系統的搭建及準備等,公司還不具備條件,是否增加新的投入,公司還要再做評估。

一位北京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此前公司旗下參與新三板投資的專戶產品業績不太理想,目前暫時沒有佈局新三板相關公募基金的打算。

投研能力決定業務方向

“目前無論買方還是賣方研究機構,在新三板上的投研力量都相對較弱。賣方很多研究新三板的分析師最近一兩年陸續轉崗,而公募基金此前不能投資新三板,很多內部研究員對新三板並沒有覆蓋。而基金子公司及專戶投資新三板的產品數量畢竟有限,沒有形成有實力的研究團隊。”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投研能力是目前制約基金公司佈局業務的主要原因,組建和培養團隊需要一些時間。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瞭解,目前有一些基金公司開始在新三板加大投研力量。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在佈局相關新三板業務,專門設立了新三板團隊。不過,主要是原有研究和投資團隊在投研領域上向新三板做延伸,現階段主要加強對TMT、新材料、智能製造等領域的人員配備。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該公司非常重視新三板業務,正在籌備專門從事新三板投資的團隊,規劃包括兩三個研究員和一位基金經理。

多位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公司內部一直有負責新三板公司的研究人員,對新三板掛牌公司都有覆蓋。隨着新三板業務的發展,根據實際情況還將加大人員配置。博時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自公司投研一體化改革以來,從TMT和新能源組、大健康組、高端裝備等投研小組抽調了30人左右,對包括新三板掛牌公司在內的創新、創業型公司進行重點研究,目前投研人員已經做好了投資新三板的準備。

此前工銀瑞信基金表示,公司成立了新三板研究小組,負責新三板的研究工作,覆蓋TMT、醫藥、消費、新材料、工業、先進製造業等行業,基本涵蓋了精選層公司所在的主要行業。在新三板研究上,初步形成了量化篩選和主動研究相結合的方法。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在新三板選股上,會基於價值投資,選擇有長期成長空間、投資者認可度高、流動性良好、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關注符合科創板、創業板上市標準的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