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到了恢复李唐江山的宰相张柬之,其实和他一同发动神龙政变的几位大臣,如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都是一个人推荐的,那就是狄仁杰。狄仁杰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他足智多谋,又为人正直,心系民生,是武则天辅国安邦的重要助手,武则天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国老,也不让他行跪拜之礼。

但是,狄仁杰虽然与武则天君臣相得,但却是心向李唐的。武则天欲立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狄仁杰劝说:“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恩德,若立太子,非庐陵王(李显)不可。”
据说有一次武则天梦到自己下双陆(古代一种棋盘游戏),却始终不能赢,第二天与狄仁杰说起此事。狄仁杰道:“双陆不胜,是因为没有(棋)子了,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乃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天下就危险了。”
狄仁杰又道:“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过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于是醒悟,决定传位于子。
狄仁杰虽然死于武则天之前,但他所引荐的人,后来都成为逼迫武则天退位的骨干。当然,他一生在宦海中浮沉,绝非一个空谈书生,而是富于斗争经验的,多次绝境重生。
691年九月,狄仁杰因为治理地方有功,升任地官(户部)代理尚书,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仅仅四个月后,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就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逮捕下狱。狄仁杰素以直谏著称,来俊臣认为他一定是块难啃的骨头。负责看守他的酷吏王德寿决定先试试火力,他来到狄仁杰的牢房说:“您曾与杨执柔同在礼部为官,我想要您攀连杨执柔入狱,作为我升迁的台阶,可以吗?”狄仁杰怒道:“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让我做如此不义之事。”他以头撞柱,血流满面,吓得王德寿赶紧溜掉。

来俊臣一听来了精神:这狄仁杰还真是难缠,但在我这里不开口的官员还从没有一个,我要让你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于是他决定亲自提审狄仁杰。
但出乎来俊臣意料的是,他刚问完话,狄仁杰竟然当场认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的旧臣,甘愿听从诛杀。反叛是事实!”来俊臣大喜过望,没想到狄仁杰如此痛快,认为准是狄仁杰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不想受皮肉之苦罢了。来俊臣马上记录下口供,将狄仁杰收监,不再严加防备。
狄仁杰趁此机会,找借口偷偷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好自己的冤屈,塞在棉衣里。他叫人告诉负责看守的王德寿说:"现在天很热了,请通知家人来把我的绵衣取走。"王德寿并未起疑,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将棉衣拿回,找到帛书后马上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看罢帛书,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连他们的冠带都未曾剥下,假如没有谋反的事实,他们如何肯承认谋反?”来俊臣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伪造了《谢死表》,呈给武则天。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
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为何要作《谢死表》,狄仁杰则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谢死表》对照,方知道表章是伪造的,因此免去狄仁杰的死罪,只是贬为地方官。

但“是金子就要发光”,没过几年由于契丹作乱,狄仁杰就被启用,697年再次拜相。可叹的是,也就是在这一年,来俊臣被斩于闹市,人们争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净。
周星驰一部电影说过:“贪官奸,,要想打倒奸官就要比他们更奸”,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没两把刷子还真玩不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