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先秦時期“禮樂崩壞”,而這句話似乎也成了那個時期的代名詞。所謂的禮崩樂壞無非就是中央的周王朝影響力日漸低下,各諸侯國分封而治,逾越使用天子禮樂制度。當然大家可能覺得這沒有什麼嚴重的,但是小編今天說的卻是另一種形式的禮,也是最簡單的一種禮。
很多人會有疑問,爲什麼小編會配一張日本武士的圖片,因爲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個最基本的禮是尊重。
很多人也會說,小編不要胡說,中國人沒有尊重嗎?就日本人有尊重嗎?中國人包括歷史傳承和日常生活中尊重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環,我們每天說的也都是尊重,但是尊重真的沒有被我們丟棄嗎?
西周時期,包括春秋戰國時期,雖說禮樂崩壞,但是最基本的禮制還是深入人心的。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段時期,中國可能算不上最強大帝國,但是卻是小編最喜歡的一個時期。沒有三拜九叩大禮,沒有文字獄,沒有天恩浩蕩。但是卻有武士道精神或者騎士精神這種最最純粹的尊重。
春秋時期的戰場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殘酷,何爲君子之戰呢?兩個諸侯國之間產生矛盾無法調和,雙方會約好地點,擺開陣勢,兩軍正面而戰,輸的一方和禮撤軍,贏的一方也不會追殺趕盡殺絕。沒有陰謀,沒有詭計,光明磊落,即便是輸也能獲得尊重。當然,縱觀中國歷史,如若說君子之心能夠被世人所敬仰的也就這個時期了。
武士道精神被很多國人所不齒,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東亞伴生文明爲何能被西方人所接受,所喜愛或者尊重呢。名,忠,勇,義,禮,誠,克,仁,這是武士道的精神理念,跟儒家學說是一樣的。但是日本的武士一直都在用生命去堅持這個理念,他們確實也做得非常好。其中小編最欣賞的就是他們尊重對手,兩軍對壘,一方戰敗,雙方和禮。他們那種武士道精神真的非常非常的純粹。
騎士精神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相同騎士永遠也是把榮耀放在第一位,其次就是犧牲,忠誠,誠信,公正,英勇等等,可以看得出來,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大同小異。騎士的精神手非常獨立的,他們知道自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可以宣誓效忠某某,爲此做出犧牲都不會有任何猶豫。相比武士道,騎士精神少了一些瘋狂,但同樣的執着和純粹。先秦之後,中國似乎對於這種君子精神漸漸脫離了大衆,不再是一種普遍的精神追求。拿戰爭來說,三國的故事估計上到老人,下到兒童都熟知。人們對於諸葛亮、司馬懿這些大謀士有着說不盡的敬仰,但是詭計符合中國一開始正大光明的坦蕩蕩嗎?當然如果沒有這些謀士,後面的歷史也會比較無聊,歐洲和日本正是這個情況。
古代中國對於成功的渴望漸漸高過了精神的追求,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人,而是說大部分的人。所謂的運籌帷幄以少勝多也好,兵貴神速異軍突起也好,都不如項羽破釜沉舟來的動人心魄。而劉邦也好、李世民也好、趙匡胤也好,大業剛成便不擇手段的屠殺有功之臣或者自家兄弟,這算什麼?君子?甚至連一個最起碼的尊重的死法都沒有給予他們。
直到如今也好,人們常說素質、紳士,須不知除了基本素養之外,這些都是西方人的精神傳承而已。而我們明明有着更好的禮制,有着更好的精神,爲什麼不去發揚光大傳承下去呢?周禮雖然有太多的奴隸社會或者封建社會的制度,但也同樣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精神,就比如君子精神。當然此君子不是說儒家所說的君子,而是中國古代便存在基本素養精神。話說到現在有着這種純粹精神的,小編只在小說的俠客身上看到過。
成功固然是每個人的追求,但是爲了成功而不擇手段這是對禮的一種背叛。當今世界上,小編認爲不管是哪個行業,爾虞我詐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人人追求純粹的君子精神,那世界該有多好啊。願人人多一些純粹,多一些君子,多一些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