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时代初识《红楼梦》,被它那宏大的“体量”和深邃的内涵所震撼了,加上阅读能力有限,读得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特别是对男主贾宝玉的前世今生总是糊里糊涂,不知道到底他是谁,是青埂峰下被女娲遗忘在一隅的那块寂寞石头,还是太虚幻境中的那位仁心的神瑛侍者,那通灵宝玉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疑惑很多。

初读《红楼梦》,或者读的次数不多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困惑,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切皆要从头说起。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以神话开头的。何为神话呢?神话是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也就是说神话就是充满幻想的故事。

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却是用虚幻的神话开了头,而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造人、造物、救难、补天,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女娲补天”的故事出于《列子》,在天塌地陷之时,女娲熔彩石补天,斩鳖足以立四极,万物才免遭涂炭,得以繁衍生息,绵延不绝。曹公巧妙地嫁接了这个神话,引出了一块不甘寂寞、动了凡心的补天遗石。

在此基础上,曹公自己又幻想出了一个太虚幻境中神瑛救仙草的故事,引出了具有仁心、“凡心偶炽”的神瑛侍者。

继而,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镜头才从飘飘悠悠的仙境,徐徐缓缓地切换到了“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人间,引出了衔玉而诞、来历不凡的贾宝玉,继而《红楼梦》的宏大的帷幕才缓缓地拉开了。

《红楼梦》开篇出现的补天遗石,位于大荒山青埂峰下。当日女娲为了补天炼成巨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结果只用去的三万六千五百块便补住了缺口,剩下的一块被“四舍五入”取整后舍弃了。

此石和其他三万六千五百名“同班同学”一样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全面发展的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标准件”,雄心勃勃地准备在未来补天的岗位上大显身手,谁知却被遗弃,好不遗憾、好不平衡、好不伤心啊!

然而野百合也有春天,在他“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之时,偶然听得一僧一道谈论的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

人生就是这么奇幻,可谓是东边不亮西边亮,这块娲皇补天的弃儿,被偶遇有法术的一僧一道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袖携而去。

这变成莹洁美玉的遗石,再次出现便是在具有神仙一样人品的姑苏人士甄士隐的梦里,同时出现在甄士隐梦里的还有那变化补天遗石的一僧一道。

那一僧一道正在太虚幻境中,商讨如何满足补天遗石“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的愿望,并且已经有了去向,“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一僧一道口里的风流冤家便是太虚幻境中的神瑛侍者。

那神瑛侍者在仙界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愿呆在天上了,也和那补天遗石一样,动了凡心,“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并且已经向幻境的“领导”警幻仙子打了申请,警幻仙子也批准他与受过他灌溉恩惠的绛珠仙草,下凡结一段尘缘。

接着,这既是蠢物又是宝物的遗石便出现在了古董商人冷子兴和革职官员贾雨村的闲谈之中。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荣国府中,“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至此,青埂峰补天遗石、太虚幻境的神瑛侍者、通灵宝玉、贾宝玉四方聚齐,我们以贾宝玉为基点,捋一捋四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补天遗石=贾宝玉吗?答案是:非也。之所以一部分读者把补天遗石当做是贾宝玉,无非有两个原因。

一则是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补天遗石在开篇便跳入了读者的眼帘,它那“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忧伤郁闷的形象,很接近古代的“士不遇”和现代“愤青”气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普遍的阅读心理规律,让人不由自主地把这块灵性已通的“顽石”与书中的聪明乖觉、秉正邪二气的主角贾宝玉联系在一起。

二则是书中迷惑性的描述。

补天遗石的当初恳求一僧一道携带红尘之时,一僧一道允诺他的便是“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这些特征都明显地指向了贾府,连脂砚斋也分别在此四句后跟批“伏长安大都、伏荣国府、伏大观园、伏紫芸轩(绛芸轩)。

其次,神瑛侍者=贾宝玉吗?答案是:是也。太虚幻境的神瑛侍者之所以变成人间的贾宝玉,是因为他在天上“凡心偶炽”,向往人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生活,恰逢此时的人间是“昌明太平朝世”,社会环境良好,便报名下凡“挂职锻炼”。

神瑛侍者在天上大约是受到警幻仙姑的赏识,被安排了一个比较好的单位去历练:百年世宦的荣国府,变成了一个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于一身的富贵公子贾宝玉。

否则,在第三回中,被警幻仙姑同时安排下凡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的绛珠仙草林黛玉,怎么会觉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程度”,宝玉亦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再次,补天遗石=通灵宝玉吗?答案是:是也。当时,在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遗石,被一僧一道施了幻术之后变成的就是一块扇坠大小、可佩可拿、镌刻字迹的鲜明莹洁的美玉。

而贾宝玉一落胎包口中所衔之玉就是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其形状在第八回薛宝钗的掌上得以呈现: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扇坠和雀卵体积不相上下的,况且书中在此句之后,也给与了肯定: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他之所以含在小宝玉的口中,是因为一僧一道呈于警幻仙姑,警幻仙姑将起交给下凡造历幻缘的神瑛侍者带到了人间。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了,难道青埂峰补天遗石、太虚幻境的神瑛侍者、通灵宝玉、贾宝玉就没有丝毫关系吗?当然不是。这四者之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可分割。

补天遗石是精神的贾宝玉,是内核的贾宝玉。补天遗石被化作一块鲜明莹洁美玉,夹带至凡间之后,被挂在贾宝玉的胸前,是贾宝玉的“心”在一起的,时刻感受贾宝玉的内在活动,与宝玉的精神世界是零距离的,完全有象征意义上的“内在宝玉”的特点,也就是说补天遗石赋予贾宝玉灵性,是灵性的宝玉。

在宝玉被魇魔法困住之后,前来搭救宝玉的一僧一道就指出,宝玉之所以被魇魔,是因为那通灵宝玉“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只怕就好了”。

果然通灵宝玉被僧道“摩弄一回,说了些疯话”之后,宝玉便渐渐痊愈了,因为那通灵宝玉被僧道念咒“重启”之后,恢复了灵性,贾宝玉随之也痊愈如初了。

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宝玉的通灵宝玉遗失之后,宝玉便开始变得呆呆傻傻了,亦是失了灵性的缘故。

神瑛侍者是外在的贾宝玉,是“物化”的贾宝玉。在第三回的《西江月》批宝玉中有句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为什么宝玉是“好皮囊”呢?因为他的形体外貌是天上的神仙,大凡是神仙必是容姿不凡的,神瑛侍者如是。

被化作一块鲜明莹洁美玉的补天遗石,之所以被安排与神瑛侍者共下凡间,基于他们共同的初衷,一个是“打动凡心”,一个是“凡心偶炽”。

他们被“合并同类项”之后,下凡造历幻缘,成就了一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天下无能第一的贾宝玉。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