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休闲旅游大会召开为契机,代表委员讨论遂宁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之策

“休闲度假”引领现代服务业转型

人大代表分团讨论。 李四海摄

嘉宾

市人大代表 李朝晖

市人大代表 杨 琳

市人大代表 黄海彦

市政协委员 王家银

市政协委员 唐紫薇

市政协委员 邹远新

核心观点

●对接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及国家物流枢纽发展规划和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水平编制遂宁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以中国休闲旅游大会召开为契机,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过度。

●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友好城市合作,做强做优品牌旅游线路,加快文旅产业复苏,提升遂宁影响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服务业这样“定调”:突出抓好现代服务业。如何把现代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两会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在服务业体系建设、品牌打造、活动刺激以及线上线下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共识。

政策引领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总量不大,质量不优;缺少龙头,竞争不强;各自为阵,合力不够。”市政协委员邹远新直言不讳,提出了我市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从总量看,去年全市服务业仅占全省服务业的2.2%,总量居全省第14位,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中排名第6位,服务业总量规模仍然偏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13.4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1.9个百分点。

针对当前的不足,邹远新认为,高水平编制《遂宁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深度调研、科学分析,制定出具有我市特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重点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业商贸、金融服务等支柱型服务业,着力培育科技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体育服务、生态环保服务等成长型服务业,形成我市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谈及服务业体系建设,市政协委员王家银认为,要建立健全“1+N”服务业规划体系,即1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规划、N个专项子规划,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和措施,细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同时推进资源整合,做好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发展。

文旅带动

提振消费市场信心

在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举办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其中,中国休闲度假大会计划6月21日—23日在我市举行,这将成为遂宁率先开启疫情下休闲度假产业,全面推动中国旅游业恢复振兴的理论新思考和实践新探索。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市文旅产业遭受重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化危为机,加快文旅产业的“复苏”?市政协委员唐紫薇表示,我市将以中国休闲旅游大会召开为契机,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过度。通过进一步转型、提质、纾困、融合,激发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旅游产品布局上形成新格局,点燃消费新亮点。

如何进一步激活文化旅游业,市人大代表李朝晖建议,全市各区县园区要全面梳理和总结特色亮点旅游景点,然后把这些拿得出手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推出遂宁“两日游”“三日游”。这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需要旅行社和旅游景点积极参与,想方设法留住客人,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互动营销

打造高端服务品牌

受疫情影响,线下实体和线上店铺经营都变得异常艰难。

市人大代表杨琳建议,加强宣传推介,把我市优质文旅资源集中打捆对外宣传推介,扩大我市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诸如重庆潼南等友好城市的合作,做强做优品牌旅游线路,发展新兴文旅业态,大力发展夜游等夜间经济,加快文旅产业复苏。

围绕服务业宣传营销话题,市人大代表黄海彦认为,要增加城市曝光率,把我市的旅游文化宣传出去,提升遂宁在全国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融入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通过在“圈内”做强城市宣传,打造好城市品牌唱好“双城记”。

(全媒体记者王维 蔡志凌 李佳雯)

相关文章